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02:06  南方日报

  官洲村老建筑将与现代化广场共存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广州国际生物岛规划鸟瞰图。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广州国际生物岛入口广场。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太阳系广场。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东北方向透视图。
双塔矗立中央“双螺旋”贯穿全岛
湿地公园节点透视图。

  当人们还沉浸在官洲村拆除的“离情别绪”时,一份官洲岛未来“蓝图”却让人兴奋不已。记者昨日独家获悉,始建于宋朝的官洲村并不会被“石屎森林”和“高新科研基地”淹没,岛上的陈氏大宗祠、官生陈公祠等6处文物古迹建筑将与太阳系广场、DNA双螺旋绿化带、科研中心以及五星级酒店等融合一体,构成华南地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中心地带。

  据悉,目前生物岛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当中,预计一年内完成市政道路建设,而5万平方米的产业单元也将在明年完成,国际科技中心正在做前期工作。

  发展优势?

  充分利用“邻居”大学城

  据悉,根据《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功能定位为国际化的生物技术和医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的生物产业研发和中试基地之一,南拓战略中的兼具创新经济模式和和谐城市环境的示范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应依托现有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周边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大学城等有利资源,发展成为广州和华南地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中心。

  为何选择在官洲岛建立生物科研高新产业?据悉,广州国际生物岛是“南拓”产业轴线的构成部分。知识和信息是生物医药研发产业的基础,生物岛与大学城在产业上各自独立,在信息和人才资源上又相互依存,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这使生物岛具备足够的条件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研发基地。另外,生物岛位于广州中心城区南部最大的生态保护区———果树保护区边缘,人为破坏很少,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其所在位置是珠江后航道仑头水道和官洲水道交汇处,与城市建成区有着天然的区域分界线,在区域范围内不会形成城市连片发展的情况。其次,生物岛所在的区域属于广州东部低强度发展区,邻近的大学城、琶洲均采用低强度低密度的新区建设方式,强调环境优先原则,生物岛的建设也将贯彻这一理念。

  人口密度?

  就业人口最高达14500人

  记者从广州市生物岛筹建办了解到,新鲜出炉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对比2006年编制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加了总建设量;对公共服务核心(太阳系广场)进行了结构调整;对道路和市政设施进行了优化等。与2006年编制完成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致,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为广州国际生物岛全岛,总面积为182.96万平方米(1.82平方公里)。

  据悉,《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确定毛容积率为0.98,总建设量为178.43万平方米。2006年编制的《广州国际生物岛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对国内几个产业园区的就业人口研究,确定就业人口密度为4000—5000人/平方公里,全岛就业人口为7000—9000人。此次规划调整,全岛毛容积率从0.6提高至0.98,因此就业人口应按比例调整至13000—14500人,人口密度为7000—8000人/平方公里。

  城市设计?

  “DNA双螺旋”贯穿全岛

  城市设计?

  “DNA双螺旋”贯穿全岛

  据介绍,广州国际生物岛城市设计的总体构思,来源于生命诞生的规律与宇宙运行的奥秘。广州国际生物岛以200米×200米的规划网格叠合现状地形为基础,创造出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总体空间形态。岛中心折线型的30米景观道路和15米景观林荫路是“DNA双螺旋”结构主体构成部分,贯穿全岛并连接各功能区域。

  岛中部以地铁4号线官洲站为中心的区域是太阳系广场,广场既是生物岛技术支撑服务中心区,又是全岛景观的核心,集中配置有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综合办公管理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商业金中心、市民广场、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综合型功能核心。紧邻太阳系广场西南是企业总部社区,为岛上科研企业和人员提供公寓、总部办公、生活服务等设施。岛东北部是酒店服务区,配置有400房的五星级生物岛国际酒店。生态和环境的空间形态塑造方面,通过保护和利用现状山体、湿地和滨水地带,营造出湿地公园、山地公园、环岛滨水休闲绿化带等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景观区域。

  古迹保护?

  6处古迹与太阳系广场风格相呼应

  始建于宋朝、有600多年历史的官洲村上文物此次最受市民关注,据悉,生物岛筹建办专门进行了专项调研,并作出古迹相关规划。岛上A类保护建筑6栋,全部集中在官洲村建成区内,分别是陈氏大宗祠、官生陈公祠和华帝古庙等。三处古迹建筑均采用岭南传统宗祠布局方式和营造工艺建造,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其中,陈氏大宗祠在2003年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官洲村委会办公和村进行节日庆典的场地。

  据悉,A类建筑和太阳系广场中标方案并无直接冲突,且在方案设计时考虑了基地现存的历史建筑,并在首层和几个历史建筑进行呼应。所以,这6个建筑将实行原地保护。

  另外,岛上还有B类建筑16座和C类建筑102座,均位于规划中太阳系广场的主体建筑范围内。B类建筑当中的居仁大街4号民居、居仁一街2号民居等和A类建筑中的陈氏大宗祠、华帝古庙、观德陈公祠、居任里门楼、由义里门楼可以在村口形成一个组团,加上池塘、村口小广场和大树可以营造出原生态的场所氛围,同时还围出居仁二巷一条传统巷道的一部分,将建议对这5个B类建筑原地保护,同时建议将德胜陈公祠迁建至这个小组团的西侧,其他的10个B类建筑则建议只做构件保存。

  市政设施?

  岛西南端增设再生水厂

  原规划全岛技术服务中心(太阳系广场)设置于岛东南岸线中部官洲水道一侧,生活服务中心(公寓区)位于岛西南端,酒店服务区(生物岛酒店)位于岛东北端,市政设施则分散布置。此次规划对此调整为,太阳系广场的空间关系从靠近官洲水道一侧调整至岛中部以地铁4号线官洲站为中心的区域,用地进一步细分,强度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复合;生活服务中心从岛西南端调整至太阳系广场的西南侧,能与太阳系广场形成集中的服务配套区。用地性质由二类居住用地调整为旅馆业、办公、商业混合用地,成为企业总部SOHO社区。在岛西南端增设再生水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全岛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位于岛中部的技术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区(太阳系广场)、西南侧的生活服务区(企业总部社区)和岛东北部的酒店服务区。

  交通规划?

  岛内提倡“自行车通行”

  规划将生物岛的道路划分为三个等级: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形成生物岛的基本路网结构为:科韵路延长线下穿隧道为过境性的城市主干道,岛中部30米道路为交通性城市次干道,环岛26米道路为景观性城市次干道,其他用地间的15米道路为支路。科韵路延长线从北部穿越仑头水道,从生物岛中部经过,往南穿越官洲水道连接大学城,从而在生物岛形成全线下穿隧道。岛中部折线形30米宽道路为交通性城市次干道,对岛内的交通疏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规划26米宽的环岛路为景观性城市次干道,并与滨江绿化公园形成环岛的生活性休闲带。道路采用不对称的断面形式,在滨江公园一侧设计较宽的人行道,并配置有自行车道,为岛上人员提供环保的休闲漫步环境。道路长约6公里,为双向4车道设计。支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5米,是解决岛上局部交通疏解的重要环节。

  科韵路延长线在岛上与30米的中央大道形成半互通式立交,通过4条匝道与中央大道连接。规划在地铁官洲站出入口、公园、环岛绿地内设置6个自行车停靠站和出租中心,以完成轨道交通、公交和自行车的换乘。此外,开发地块内也应按相关标准配置自行车泊位。将设置8个社会停车场(库),共提供1300个机动车泊位。并按停车需求分布在太阳系广场、企业总部社区和个别产业单元内,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个性设计?

  彩石道路铺设全岛

  生物岛的色彩也是个性十足。据悉,全岛的道路、人行道、公共建筑、一般产业建筑、城市家具等色彩设计均有较明确的规定。道路和人行道在不与道路标识颜色矛盾的前提下,将其设计为彩石路面,机动车道控制色彩为海军蓝;此外,26米的环岛路和15米的林荫路的机动车道分别设计成墨绿和80%黑。人行道双向采用不同的色相,分别为中国红和蓝紫。公共建筑采用明快的色彩系列。一般产业建筑采用灰度的色彩系列,且同一街区内应只用一个主色调。

  全岛采用“点—线”结合的夜景照明方式。中部太阳系广场、西南部生活服务区和东北部酒店服务区是景观照明的三大节点,这些节点除了常规的夜间照明外,还加入了特殊的照明方式,如太阳系的水幕瀑布、行星运行轨迹和8大行星构筑物的独立照明等。银河系绿化带和环岛绿化带的夜间照明呈线性分布,强调照明的空间导向性。

  亮点逐个数

  双塔矗立太阳系广场

  太阳系广场位于生物岛中部以地铁官洲站为中心的区域,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太阳系广场是生物岛的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和商业中心,承载着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展销、学术会议、商业娱乐、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设计构思来自宇宙运动与生命规律的统一。太阳系广场整体布局以中心圆形广场为景观核心,周边建筑群呈环绕状围合,并通过步行商业街轴线、生命广场、生命之桥与对岸大学城中心区连接。太阳系广场周边建筑群是产业和技术服务支撑系统的主要载体,制高点为150米和120米的双塔,其余建筑限高为24米,主要功能建筑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综合办公管理中心、技术支撑服务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商业中心等。地下空间为公共停车库,与地铁4号线官洲站形成一体化的地下步行系统。

  中心广场设计以宇宙和太阳系运行规律为基本主题。

  人行道+绿化带贯穿全岛

  DNA双螺旋绿化带是岛中部折线形的15米的林荫路与30米的景观大道两侧的景观绿地,总长度为2公里,宽度分别为15米和10米。其相互交织形成双螺旋结构,一动一静,成为生物岛西南—东北的空间轴线。

  DNA双螺旋绿化带与环岛滨水绿化带、山地公园、湿地公园共同组成全岛的绿化体系。它连接着全岛主要的开放空间和功能地块,并成为绿地休闲系统的脊梁。绿化带内自由分布步行林荫道和小广场,成为独立的人行系统和景观通廊。此外,绿化带将成片的产业单元分隔成若干个组团,避免成片建设,起到组团隔离的作用。

  DNA双螺旋绿化带是科普教育的园地。用展示板、公益广告、座椅、路灯、电话亭等城市家具作为生物学科技信息的载体,通过宣传和传达生物学的研究潮流、应用和对人类的贡献,提升生物岛的社会影响力。

  3大主题公园打造生态岛

  利用自然山体和湿地开发成主题公园,包括叠翠园山地公园、揽胜园山地公园和湿地公园。主题公园分布在生物岛的中部,山体高度为37—43米,是全岛的自然地标。山地公园以现状山体为基础,结合山脚的环形绿地规划而成。湿地公园则是利用现有湿地生态结合人工景观塑造的主题公园。

  滨水地带是滨水绿化带和环岛路一体的滨水景观区。滨水绿化带是生物岛与仑头水道和官洲水道的自然衔接界面,是珠江后航道规划新区的重要景观节点,与大学城滨水公园、瀛洲生态公园等组成珠江一河两岸的自然风光。滨水绿化带上规划有防洪堤,可防御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规划利用防洪堤形成的高差,设计成多级亲水平台和景观平台,增强了滨水地带的竖向空间层次。同时,在滨水绿化带较宽的区段,设计有山丘和水池等景观小品,增强自然趣味性。

  环岛路是结合交通功能与休闲功能的景观性滨水干道。环岛路断面采用不对称的设计形式,一方面限制环岛的交通流量,另一方面增强步行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规划控制双向4车道,在滨江一侧留有较宽的人行道,并设置有专用自行车道。此外,通过设置座椅、公交停靠站、小卖部、自行车停放设施、垃圾箱等城市家具,以便利人们在滨江边的休闲活动。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曾雅

  实习生吴浩文

  通讯员罗萱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