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经被讥为“最大县城”而今坐拥“西部第一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03:33  华龙网-重庆商报

  

曾经被讥为“最大县城”而今坐拥“西部第一街”

  杨家坪步行街记者 梁杰 摄(资料图片)

  以前的重庆,由于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中心,没有一条像样的商业步行街,商业设施落后,因此,常常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市商委昨日介绍,如今,重庆已经形成以解放碑商圈为龙头的多核心商圈布局,其中,解放碑商圈更是被称为“西部第一街”,2007年,商圈销售额达到136亿元。

  商品销售总额达3869亿

  市商委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重庆商贸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城市中心圈、商业特色街、商品市场、连锁经营网点遍布城乡,方便了城乡居民生活。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61亿元,商品销售总额3869亿元,商业增加值458亿元,占全市GDP的11.1%,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国首推“四放开”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在我国治理整顿期间,我市率先在全国推行“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改革,在当时轰动了全国,反响极大。市商委宣教处戴处长称,我市率先在全国按照“一分为二”的模式,推进完成了市商委直属企业改革,组建的商务集团扭转了原直属企业连续14年的亏损局面,组建的公司为8000多名离休人员管理服务,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靠”,得到中组部、商务部、财政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三多一少”盘活市场

  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的吃穿用消费品均是按计划分配,买东西困难成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大社会问题。市商委负责人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市积极推进“三多一少”(多种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积极成分,少环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首先在全国放开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直接进城销售,率先在全国成立工业品贸易中心,彻底打破产品计划藩篱,实行“谁都可以来买,谁都可以来卖,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流通模式,重庆的这一商品流通改革,在当时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重庆的改革大加肯定,要求全国推行。据市商委负责人介绍,重庆为全国商品流通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的商品批发市场就是在这一改革模式上建立的。

  解放碑成西部第一街

  据市商委负责人介绍,以前的重庆,由于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中心,没有一条像样的商业步行街,商业设施陈旧落后,因此常常被人戏称为全国“最大的县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重庆市在直辖之初开始,着力强化商业设施建设规划,特别以主城区为突破口,打造城市中心商圈。目前,全市商业设施面积已达到了2750万平方米。特别是有着“西部第一街”之称的解放碑商圈在2007年销售达到136亿元,率先进入百亿级商圈。

  餐饮百强数全国第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鼓励个体民营商贸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07年底我市非公有制商贸企业63320户、个体工商户861958户。市商委负责人称,尤其在餐饮行业,我市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达到了17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德庄、小天鹅已进入前10强,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餐饮品牌。而像其他行业,如“富侨”成为全国浴足行业第一品牌;“金夫人”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等,都说明了我市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商贸流通活力大为增强。

  记者 谭柯 实习生 李雪松 沈侃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