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十一集:我爱我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20:31   北京电视台
第十一集:我爱我家
第十一集:我爱我家

  1990年代末的北京,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人们的住房梦被激活。

  曾几何时,四合院作为北京最典型的民居样式,留存了浓厚的生活韵味。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四合院变成了拥挤 简陋的大杂院,成为一种令人无奈的现实。

  1978年建成的前三门住宅楼,拉开了新时期北京住房建设的序幕。能住进这种满足住户最基本舒适程度的房子的 人毕竟不多,还有很多人住在逼仄嘈杂的筒子楼里,形成了另一种居住文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杨立新一家,在首都剧场 后台的筒子楼里住了10年,饱尝筒子楼生活的辛酸,直到1993年才搬进40多平米的新居。而现在,杨立新已经换过好 几次房子了。

  1990年代初,北京危旧房改造大面积展开。胡同里的老住户终于能够期待一套明亮、宽敞的新居。

  1998年是北京市民两种生活方式的分水岭。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改革深入,延续多年的单位福利分房走 到了终结,商品房的概念逐渐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楼价逐渐上升到北京人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北京的住宅建设开始向郊 区扩展,超级规模的回龙观小区出现了,这个“五脏俱全”的新城,拓宽了北京人住房理想的疆界。

  从1999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北京家庭通过住房公积金和房贷金融圆了住房梦。

  人们越来越关心“宜居”程度。社区业主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7年北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比1978年翻了两番,生活也像房子一样变得敞亮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