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保绩效不能仅看投入增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00:57  金羊网-新快报

  

环保绩效不能仅看投入增量
■在今年的"红皮书"中,"民用车密度"指标替换了原来的"机动车拥有量"指标。(资料图片) 黎湛均/摄

  省环保局新闻发言人陈光荣谈“广州排名下滑”

  在本报昨日发布的2008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研究红皮书中,广州排名下滑,是环保拖了后腿吗?广州2007年的环保成绩真就滑落得如此厉害?对此,记者昨日再次向环保部门和课题组寻求解释。

  省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光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论投入的绝对量而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应该在全省最大。但看一地的环境成绩,不能仅看增量,而应全面衡量其以往投入、新增投入及实际需要与投入的比例是否得当。

  不能仅看增量绝对投入很大

  “去年具体的数据我没有掌握,但从感觉上来看,这两年东莞的投入最大。”陈光荣表示,最近两年,东莞在环保方面集中投入确实很大,“如果大家到东莞去走走,随处可见施工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

  他认为,看一地的环境成绩,不能仅仅看环境投入的增量。他认为,环境投入主要应该包括三方面,一是过去的投入,二是增量,三是看投入与实际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他说,从环境投入的绝对数量来看,珠三角的重点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都是排在全省最前面的,“广州和深圳以前的投入很大,而东莞和佛山最近两年集中投入的力度也很大,佛山主要是关闭了很多的工厂”。

  国家标准过低

  易致地方消极

  但他也强调,环境投入的绝对量虽然重要,环境投入与实际需求的比例更重要。“打个比方说,有些市原本就山清水秀,每年投入几千万就足够了,但有些市环境污染确实严重,比如珠江广州段的水确实还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从这个角度来看,每年投入100个亿也不算多。”陈光荣说,“实事求是地说,广州最近仍在环保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但似乎增长不多。”

  但他认为,广州投入不多与客观条件有关,那就是当前国家的环境标准过低,会让广州失去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动力,“广州的环境虽然按实际来看达不到老百姓的要求,在全省来看,也不如很多城市,但已达到了当前国家的标准,有些甚至比国家标准要高。”

  ■课题组释疑

  空气污染和酸雨“拖广州环保后腿”

  广州环保排名骤降与评价指标变动有关

  新快报讯就广州环保名次骤降15名一事,课题组昨日再次给出详细解释——包括广州在内的各省市去年跟今年的环保排名“荡秋千”,跟今年环境保护领域的评价指标有所变动关系甚大。

  环保评价指标变了4个

  课题组介绍,环境保护领域层共10个指标。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替换了3个指标:“工业二氧化硫达标率”替换为“空气污染指数API大于100的天数”,“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替换为“平均造林面积”,“机动车拥有量”替换为“民用车密度”;新增加了1个指标:酸雨频率。

  新增加的指标或替换的指标,对某些市会产生不利或有利的影响;而评分标准过于苛刻,也使某些市个别环保指标增量得分极低或为零。同时,个别市的某些指标年度增量与其他市相比较变化相对较大,包括增加过多或减少过多。

  此外,某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或绿色城市的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城市,排序也较往年上升较多,如惠州。

  指标变化对广州不利

  广州为何由第五下降到第二十?课题组指出,这与评价指标的变化关系甚大。“新增或替换的两个指标:空气污染指数API大于100的天数较多、酸雨频率无下降,这两个指标都对广州市得分不利。另外替换的两个指标:平均造林面积增量为负值、民用车密度过高,这两个指标也发生了对广州不利的变化,故今年广州市环保排序下降较多”。

  与之同理,韶关在“保护环境”方面由第二十上升到榜首,也主要得益于新增和替换的四个指标,这四个新指标韶关市增量得分几乎均为满分100分。

  至于深圳,其环保由第十六上升到第二,也有其原因。虽然深圳在“民用车密度”上增量得分为零,但由于年日照时数增加最多,增量得分最高,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得分增加;酸雨频率明显下降,得分也最高。这三个方面的有利影响,使其今年排序明显上升。

  ■网友热议

  仅仅排名是没有用的

  “有意义吗?有用吗?”昨天,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评价中心课题组发布的“红皮书”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建议,要让评价发生作用,就应对排名较后的城市给予警告或处分。

  建议建立领导警告制度

  希望把评价付诸“实用”是很多网友的心声。

  网友“魔宫血指”表示,仅有排名是没用的,最好建立领导警告制度,处分做得不好的领导,“该撤职的就要撤”。“对于排在后面的城市,政府也没有什么处罚。”IP[59.37.42.*]的网友也说,应使评价有法律效力,或者与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不然评了也白评。

  潮汕四市排名备受关注

  潮汕四市没有一市均值高于省均值,四市排名分别是第20、21、19、14,其中汕尾再度垫底。课题组指出,潮汕创业文化闻名海内外,商业人才遍布全球,发展基础及地理位置亦十分优越,但经济发展及政府绩效指数位列全省之末,该现象耐人寻味。

  这一现象昨日也引起网友关注。“国家应该好好整顿潮汕,还要派非潮汕人去专门整治!”21cn网友表示,潮汕排外,没人敢投资,因此也没能有好成绩。“拿国家标准评价潮汕就是最差,而以地方保护评价潮汕是最强的。”IP为[58.63.219.*]的网友说,这就是潮汕地区“包尾”的根本原因。

  对汕尾连续两年垫底的现象,有的网友心痛,有的网友更期待汕尾崛起。

  专家点评

  指标体系彰显全面性

  卓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全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评价中心课题组所试行的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项目,在评估理念、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路径以及实体操作层面上,都体现出了政府绩效评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的双导效应。

  在指标体系方面,它彰显了整体全面性。指标维度涵盖了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的五大方面,并通过更为细化的56个指标体现出来。如在促进经济发展维度,改变各地相互攀比总量的做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在公众满意度这一维度,通过13个具体指标将公众所关注热点内容呈现出来,督促地方政府及时调整战略发展目标和政策,全力塑造责任回应性政府。

  信息获取途径待完善

  包国宪(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兰大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主任、全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关键和核心。关于评什么和怎样评,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形成一套通用框架和统一的评价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在对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各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信息获取途径等方面,还需做进一步探讨。一是把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界定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政府成本”,有待进一步论证充实。另外,市政府、市政府辖属的区政府、县政府三者职能应有区别。

  二是在五类评价领域层中“促进经济发展”占28%权重,如果各评价对象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评价结果难以比较。

  三是在我国政务信息尚未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如何从多渠道获取评价信息,增加评价信息的准确性,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培育绩效文化“路还长”

  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导、全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比美、日等西方国家滞后20年。将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运用于我国地方政府的评价中,尤其是深入到县一级政府的评价中,困难更大。

  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华南理工大学推出的这项实证性成果仍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全省121个县及21个地级市政府,广东区域特点决定其制高点和代表性,而从研究思路、体系、过程、结果来看,研究者已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与体制内的政府绩效评价相比,第三方立场的评价,与被评价对象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在市场及公众的压力下促成评价体系更趋于合理。但与此同时,如何获取研究资源,以及评价所需要的各种真实、全面、及时的数据信息成为一大难题。西方国家均从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合法性,我国刚刚开始这项工作,既缺乏传统,又缺失现实条件。

  因此,培育绩效文化,显然要走一段较长的路。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刘正旭 实习生 吴少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