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地铁规划调整获批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12:24  深圳晚报

  

深圳地铁规划调整获批准

  本报记者胡文 通讯员刘国彪报道 昨天,从市发改局传来喜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调整方案于本月15日获得了国家批准。与原建设规划相比,主要变化为将2号线东延段(世界之窗至黄贝岭)和3号线西延段(红岭中路至益田)共27.83公里的地铁提前建设,投资增加155.1亿元。经此调整后,罗湖福田片区将成为我市地铁密度最大的区域,在市中心区福田地下火车站以东地区,将形成1、2、3 号线3条地铁几乎平行的格局,从而大大减轻1号线的压力。

  两条延长线提前建设

  据市发改局重大办介绍,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和投入运营的同时,根据我市轨道交通远景网络规划和城市交通发展等实际情况,市政府启动轨道交通二期工程。200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原则同意我市近期(2005~2010年)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延段、4号线北延段、2号线初期工程(蛇口客运港至世界之窗段)、3号线初期工程(红岭中路至龙岗中心城段)和5号线(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目前,1号线西延段、2号线初期工程、3号线初期工程和5号线工可研报告已获国家批复,工程建设全面开展,4号线北延段工可研报告正在国家审批过程中。

  近年来,深圳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人口规模、交通设施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10月,市政府提出“实施全面的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交通体系”。2007年1月,深圳代表我国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我市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模需作出适当调整,有必要加快中心区轨道网建设,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确保大运会主会场畅顺的交通条件和客流疏散。此外,一期工程开通以来,客流量节节攀升,接近设计水平,预计1号线西延线、2号线初期工程、3号线初期工程、4号线北延线和5号线建成后,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将不堪重负。

  据介绍,今年5月8日奥运圣火在深传递时,地铁1号线当天创下了63万人次的客流量,日均客流量也达到36.5万人次,日渐饱和。此外,福田地下火车站建成后,大量客流需要通过地铁迅速分流,以免在中心区聚集。此外,原2号线主要贯穿了各大住宅区,向东延伸可使住宅区与中心区、商业区贯通,增加客流量;3号线西延后可大大拉近龙岗与市中心区的距离。这两条延长线有关部门在2003年规划都作了考虑,只是需要选择建设时机问题。鉴于1号线客流增长迅速,有必要将两条延长线提前建设。

  两条延线增加27.83公里

  在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网络和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基础上,依据以上调整原则,形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调整方案。与原建设规划相比,主要变化为将2号线东延段(世界之窗至黄贝岭)和3号线西延段(红岭中路至益田)提前建设,其他线路按原建设规划批复执行。

  2号线东延段:线路从2号线初期工程世界之窗站引出,经侨城北、安托山、香蜜湖、农科、景田片区,至福田中心区后再东行,经华强北中心商贸区、上步和东门片区,终点设于黄贝岭,全长19.13公里,设站16座。投资估算103.5亿元,与2号线初期工程保持一致,由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其余55%由项目公司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3号线西延段:线路从3号线初期工程红岭中路站引出,沿红荔路西行,经华强北、中心公园、莲花二村等片区,至福田中心区后转向民田路,沿民田路一直向南,经石厦片区至益田村,线路长8.7公里,设站8座。投资估算51.6亿元,资本金比例为49.7%,与3号线初期工程保持一致,由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其余50.3%由项目公司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调整后的近期建设规划线路包括1号线西延段、2号线全线(含初期工程和东延段)、3号线全线(含初期工程和西延段)、4号线北延段和5号线,总投资约695亿元,总长156.6公里,长度相比原建设规划线路工可研结果增加27.83公里,投资增加155.1亿元。

  经过此次调整,轨道交通二期工程(2005~2011年)项目建成后,深圳市将于2011年6月形成以罗湖——福田为核心、沿东中西3条城市发展轴和第一第二圈层步设、连接市级中心区与次中心区和主要交通枢纽、长约178.2公里、车站总数为130座的轨道交通近期线网,初期分担客运量达192万人次/日,占公交客流总量的19%,远期分担客流量524万人次/日,占客流总量的44%。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