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痴”刘天晓:一生集报为岁月留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3日04:02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姜雪松

  从当初每年薄薄的一册,到如今每月厚厚的十几本。30年来,见证着市民刘天晓集报生涯的剪报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更大的变化则是刘天晓的心理“落差”———当年曾被亲友同事竞相传阅、让他引以为豪的剪报本,如今却成为堆在阳台上被妻子、儿子抱怨的“杂物”。

  “不管怎样,集报已成为我一生的积习,难以改变了。”被身边人称作“报痴”的刘天晓不无感慨地说,“集报爱好伴我走过了大半生,也让时代的变迁深深地镌刻进我的人生记忆。”

  当年剪报被当宝贝一样传阅

  刘天晓今年58岁,是哈市一家旅游学校的教师。小时候,住在道里区的刘天晓家是居民大院里唯一订报纸的人家,那时,每周一期的报纸会被全院子认字的人传阅,这让刘天晓印象深刻。18岁时,刘天晓作为知青下乡来到牡丹江军马场,由于嗓音好,他被委任为政治学习的读报员。出于工作需要,他的工作册里夹满了从报上剪下的社论、指示和毛主席诗词。在那个信息贫乏的时代,这些剪报被渴求知识的刘天晓视若宝贝,他剪报的习惯也从那时养成。

  1978年,刘天晓回到哈尔滨,成为《哈尔滨日报》文革后复刊的第一批订户,从此开始了他的集报生涯。最初,刘天晓的集报很简单,找来一个旧账本,再把剪下的报纸用糨糊贴上。剪报的内容也不分类,以生活类的小知识为主,一年大概才能贴满一本。“那时我的剪报本非常抢手,经常被亲友、同事和邻居借去看,如果晚还几天,我就跑去讨要,生怕被弄丢了。”刘天晓说,“报纸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读报是我那时唯一的娱乐,就连我教课中的许多案例也都是从报上摘下来的。”

  剪下连载小说装订成“书”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新晚报》创刊,刘天晓的集报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除了生活常识外,小说连载也成了剪报的重要内容。刘天晓把每部连载完的小说装订成册,再包上自制的封面,一本“书”就制成了。用刘天晓的话讲,省下的买书钱就够读一年的报纸了。那时,剪报是刘天晓每天晚上的一项必修功课,剪报本也从每年一册发展到每年三四册。随着剪报工作量的增大,刘天晓也改进了工作方法,他买来刀片,将桌子铺上厚胶皮,把报纸放在上面划,大大提高了效率。为降低成本,刀片他一买就是一大盒,自己买胶粉熬胶水。近20年下来,刘天晓用旧的刀片攒下了十多斤,厚胶皮也划坏了七八张。

  刘天晓长年自费订阅5份报纸和《读者》、《考古》两份杂志。在别人看来,每年近千元报刊费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在老刘眼里,这千把块钱却是他一年的文化娱乐开销,实在很划算。

  过去每年集一本现在每月集15本

  真正让刘天晓的集报爱好遇到“危机”还是近几年的事。跨入新世纪后,报纸迅猛扩版变厚,信息量裂变式增长,这让刘天晓的传统集报方式面临巨大挑战,不得不再次改进“工艺”,如今他已放弃了刀片、胶水和粘贴本,而是改用壁纸刀裁报,按类别装订成册。集报的内容则分为时事、医疗、房产、美容、汽车、财经等15类,每类剪报几乎每月就要装订一册。

  “过去每年集一本剪报,现在每个月就能集15本,”刘天晓说,“一年下来,就是180本,堆起来足有1米多高,眼下的最大苦恼就是家里没地方放了。”如今,老刘家53平方米的住房里早已被剪报本堆满,书桌下、走廊里、阳台上都是,妻子、儿子都对他这个爱好“抱怨”不已。

  上网的儿子瞧不上父亲的剪报

  为了避免自已的“宝贝”被家人当垃圾处理掉,今年,刘天晓终于下决心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购房。他在松北区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大房子,还特意拿出一个房间专门收藏自己的剪报本。“尽管一天到晚泡在网上的儿子根本瞧不上我这些剪报,但我还是难以割舍这份情怀。”刘天晓说,“30年前,我无法想象现在的美好生活,而翻开尘封的剪报本,却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伟大变迁。作为一生的爱好,我将把集报进行到底,为岁月留痕,为时代作证。”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