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隔代教育"不能爱多教少 不少读者认为,年轻父母与老人分工、沟通才能使"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3日07:28  大河网-大河报

  

隔代教育
□记者蔡君彦谭萍文李康图

  核心提示

  10月16日,本报C08版以《“隔代教育”利弊如何都来说说》为题,刊发邀请读者参与“隔代教育”利弊讨论的消息后,许多年轻父母打来电话,对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心存感激,也对老人带孩子过于溺爱、观念落后表示担心。而老人则表示,他们也很想把孩子带好,却有诸多的担心和无奈,最怕出力不讨好。

  在此,我们讨论“隔代教育”利与弊的同时,也来听听老人们的心声和他们成功的“育儿经”。

  利之说

  老人带孩子也可一举多得

  “老人带孩子有经验,还比年轻人有耐心,我觉得挺好的。”“现在找个满意的保姆太难了,由老人帮忙带孩子,省心多了。”几天来,读者纷纷对隔代教育的问题表示关注,对于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年轻父母都心存感激。

  读者郑女士说,起初,她在网上看到老人带孩子存在弊端的说法,不敢让母亲带孩子,便试着找保姆,可总觉得不够贴心,前后换过五六个保姆,还是难遇到合适的。“现在,我妈从老家来帮忙带孩子,我再也不用为找保姆发愁了,在外面忙着心里也踏实。”她说,老人带孩子特别有经验,且特别认真。如今,孩子饮食、休息都特别有规律。

  市民陈大妈说,孙子出生后,儿媳忙上班,孩子让她帮忙带。如今,把大孙子带到能上幼儿园,又开始带小孙女,虽然累些,能让子女安心在外面忙活,又有晚辈围绕在身边,老人心里觉得特别舒坦。如今,每天一大早,陈大妈都会带着小孙女到附近操场活动,饭后再带着孩子和家属院里其他带孩子的老人聚到一起,孩子们有伴一起玩,老人们也能多交流。

  很多读者表示,老人带孩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教育方式。根源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让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加上专业育儿机构缺乏、保姆行业不够职业化、经济能力有限等原因,老人带孩子成为很多年轻父母的首选。

  同时,隔代教育存在的优势,也是年轻父母热衷于让老人带孩子的重要原因。首先,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抚养孩子比年轻人有经验和耐心,能给孩子很好的照顾,也能让孩子在自然之中学会很多东西,建立良好的隔代关系;其次,很多老人乐意帮子女分担一些,能让子女安心工作;再者,能看着孙辈一天天长大,对容易产生凄凉落寞之感的老人来说,也会觉得晚年多些乐趣,过得充实又开心,可谓一举三得。

  弊之谈

  老人的溺爱容易惯坏孩子

  “老人带孩子是没办法的办法,年轻父母如果有时间,还是自己带的好。”一些年轻父母对老人带孩子心存感激的同时,反映老人教育观念落后、过于溺爱,对孩子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反映的问题看,老人带孩子易出现胆小、自闭、霸道等问题。

  事例一:出门太少孩子变得胆小

  市民吴女士说,丈夫在外地工作,女儿出生后她一个人又忙工作又带孩子,无暇分身,就让母亲来帮忙带孩子,可后来发现女儿变得越来越娇气、胆小。孩子3岁多时,她带女儿到办公室,不料一位同事大声说话,竟把孩子吓哭了。后来,她才意识到和老人整天带着孩子在家玩、很少带着出去见生人有关。同样是老人带大的孩子,她的一位同事也为孩子太胆小发愁。同事家的男孩已经4岁,出门后不敢大声说话,老往家长身后躲。

  事例二:引导太少孩子竟然失声

  “老人带孩子,孩子说话容易有问题,要么一口方言,要么说话太晚,我儿子小时候还突然不说话了,吓得我够呛。”市民马女士说,由于夫妇俩太忙,两岁的儿子被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带。一年多后,她回家后发现,不管大人咋逗,孩子就是不说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她急忙带着儿子找多家医院检查,都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可能是大人平时和孩子交流少,得了自闭症。马女士注意到,老人带孩子很用心,不等孩子开口,吃的喝的送到嘴边,玩的递到手里,也很少逗孩子说话。后来,在医生建议下,家人有意引导孩子多说话,三个多月后,孩子终于又开口说话。

  事例三:百依百顺老人带出小霸王

  读者刘先生说,4岁的儿子航航是小区内有名的“小霸王”,看到别的孩子玩什么玩具,他必须抢到手里玩一会儿,走到大街上也是见什么要什么,否则就躺在地上大哭大闹;而且吃饭时,他喜欢吃什么菜,别人就不能碰,一碰他就倒在地上打滚。

  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母亲正带着航航在小区里玩。当时,航航非要拿另一个小朋友的飞机模型玩,对方不愿意。航航开始哭,母亲竟然一把将飞机夺过来递给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拿过来让我们玩玩怕啥!”刘先生这才明白,孩子的霸道是被老人惯出来的。

  聊经验

  家教从严才能带出好孩子

  “老人带孩子教育观念很重要,只要观念对,一样能带出好孩子。我女儿就是由奶奶带大的,很懂事。”市民刘先生说,老人带大的孩子,大都知道尊老爱幼。

  不久前,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文明办曾召集一些老人,举办“回首改革三十年分享幸福展未来”座谈会,会上,郑大社区70岁的退休老师赵秀懿提出的隔代教育观点也引得在场多位老人的赞同。她主张对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谋生的本领,才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爱,过于娇惯只会害了孩子。

  做法一:学习上严格要求

  在学习上对孩子严格要求,放学回来先写作业,提前叮嘱孩子写作业要认真,让孩子牢记学习态度要端正。如果孩子期末被评为三好生、优秀生,赵老师会给奖励,奖励的形式也很特别,惯例是年底给孩子发“奖学金”,而不发压岁钱。“奖学金”交给孩子的爸妈,买一些唐诗、故事书之类对孩子有用又有益的东西,既引导孩子的学习,也鼓励了孩子。

  做法二:严格控制零花钱

  赵老师说,很多老人觉得多给孙辈零花钱就是疼爱孩子,她在这方面做得很“苛刻”,平时几乎不给孩子零花钱。“需要买作业本、买笔,家里给他们买好,想吃什么东西,在家给他们准备好,在外面不能乱花钱。”她最经常和孩子说的话是,不要和别人比吃穿、比玩具,要比就比学习,不能看别人有什么东西自己都想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不能让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做法三:生活上要求节俭

  赵老师平时经常让外孙、孙女和她一起扫地、拖地,并让他们自己缝洗袜子之类的小衣物,既教育孩子勤俭节约,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赵老师家有一个惯例,谁不小心将饭粒掉在餐桌上,一定要捡起来吃掉。让孩子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词句,牢记粮食来之不易。此外,老人还时常叮嘱孩子出去要与人为善,和同学和睦相处。和别人闹矛盾了,她总是让孩子先自我检讨。

  如今,两个孩子不仅学习好,还特别懂事,和同学关系处得也特别好,也知道心疼大人。赵老师说,夏天,她在屋里满头大汗地做饭,孩子们会主动拿扇子站旁边扇,还经常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吐心声

  老人带孩子辛苦中也有苦衷

  “你到小区和幼儿园门口看看,哪儿不是很多老人带孩子、接送孩子?这是老年人现在的主要工作。”64岁的吴大妈感慨说,只要子女有这个需求,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不会拒绝帮忙带孩子,他们最担心带不好孩子惹子女不高兴。因此,即使小时候对子女再严厉的父母,对孙辈也是以宠为主。

  吴大妈和老伴被儿子接到城里照看孙子,刚来时两位老人觉得很不适应,但还是硬着头皮住了下来。吴大妈说,带孩子身体累不说,心里的压力也大,生怕有什么闪失。

  不久前,她带孙子出去玩,小家伙摔了一跤,额头蹭破了皮。她既心疼又紧张,思前想后先给儿子打了电话,让儿子告知儿媳。“那天晚上虽然儿媳没说啥,不过能看出来很不高兴,以后,每次带孩子出去我都提心吊胆的,怕万一有个磕磕碰碰的,到时候不好交代。”吴大妈说完直叹气。

  许多老人说,年轻父母说他们溺爱孩子,其实他们也有苦衷。比如,带孩子出去玩时,孩子吵着买零食、玩具,不给买吧,怕孩子不高兴,可能会到爸妈那儿告状;给买吧,子女又说老人太惯着孩子,乱花钱,让他们左右为难。老人说,能带孙辈、享受天伦之乐,对他们来说是福气,辛苦些也高兴,老人希望年轻父母多理解多体谅,有啥想法多跟他们沟通,“说到底不都是为孩子好嘛!”

  提建议

  隔代教育要做好分工、沟通

  隔代教育的利弊问题,引起广大读者的激烈争论。

  祥和社区59岁的周慧玲是位退休教师,她认为,很多老人带孩子过于溺爱。她曾看到一位老人随身带着足球、球鞋和水瓶,不停念叨着必须4点半之前赶到校门口,说孙子快放学了,不能耽误孩子踢球。问到为啥不让孩子上学时自带这些东西,老人竟说:“那不把孩子压住了?”这位奶奶的想法代表了很多老人的心态,自己苦些累些没关系,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

  河南省春苗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程冠三也打来电话说,隔辈亲是一种天然的亲情,大多数老人不能理性地对待孩子,孩子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老人对孩子太过溺爱,结果使“爱”变成了“碍”。

  此外,也有读者认为,隔代教育的现状目前很难改变,能不能带好孩子,关键不在于老人带还是年轻父母带,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教育观念和方法,在这个问题上,老人和年轻父母因自身阅历、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对同一件事,容易出现年轻父母说东、老人说西的情况,结果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好的办法是两代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年轻父母不要把孩子全部交给老人管教,有时间尽量多管管孩子。如果白天工作忙,下班后或节假日就要尽量和孩子在一起。

  年轻父母忙于工作,不少老人因此担负起带孩子的“任务”。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