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诸多岭南特色文化资源在“沉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01:26  南方日报

  市政协建议建设和完善“九大文化载体系列”

  本报讯(记者/李晓玲通讯员/李英平)建设岭南文化名城是佛山新定位四句话中的一项,昨日佛山市政协召开十届九次主席会议,专题讨论如何在佛山弘扬岭南文化。

  据了解,今年5—9月,市政协调研组在市政协主席蔡河义、副主席杨锡基的带领下就此开展专项调研,并形成《关于弘扬岭南文化推进佛山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调研报告》。据悉,该报告会送市政府进行讨论。

  现状

  岭南文化“家底”佛山居全省第二

  “佛山文化‘家底’在全省名列第二,仅次于广州。”民进市委员会委员舒悦认为。据了解,佛山的许多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均位于全省前列。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6项、省级19项。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佛山把建设文化名城列为重要目标和任务,相继出台了《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佛山市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岭南文化名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市政协调研组提出:“岭南文化是佛山城市发展的‘根’和‘魂’,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核心内涵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问题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小

  市政协调研组报告中指出,由于历史、财力等方面的原因,佛山许多具有浓郁岭南特色、体现佛山岭南文化发源地和佛山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处于沉睡状态,如西樵山开发过度、保护不足,各地贝丘遗址和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佛山大剧院、佛山图书馆新馆、佛山博物馆新馆、顺德区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或议而未决,或决而未动。

  另外,佛山市的文化产业规模也不大,缺乏响亮的品牌,总体效应不强。民间艺术产业化也步履艰难,剪纸、秋色、龙狮制作等市场规模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不够全面也缺乏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融合和创新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和空间。

  建议

  建设和完善“九大文化载体系列”

  针对佛山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市政协调研组建议,佛山应抓紧建设和完善“九大文化载体系列”:

  一是以“岭南天地”为龙头的历史文化街区系列;二是以“世界陶文化圣地”为龙头的主题公园系列;三是以佛山博物馆新馆为龙头等的博物馆系列;四是以“世纪莲体育中心”和“岭南明珠体育馆”为龙头的体育场馆系列;五是以“佛山演艺中心”和“佛山大剧院”为龙头的演艺场馆系列;六是以佛山图书馆新馆为龙头的图书馆系列;七是以康有为、黄飞鸿、李小龙纪念馆为龙头的名人纪念馆系列;八是以西樵山和清晖园、梁园为龙头的人文景观系列;九是以西江、北江、思贤窖为龙头的水文化景观系列。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