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4年拍婚纱照花半年工资(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03:46  扬子晚报
1984年拍婚纱照花半年工资(组图)
李淑华花半年时间编织的毛线台布。

1984年拍婚纱照花半年工资(组图)
这张黑白婚纱照在当年算是“奢侈”的。

1984年拍婚纱照花半年工资(组图)
拍写真的线帽和披肩也是自己编的。

  自己编织台布装饰新房

  “我家有一块结婚时自己钩的毛线台布,可漂亮呢!”明园社区居民李淑华昨天热情地拉着记者到她家见识“宝贝”。一阵翻找后,她抱出来了一堆编织品,“这是台布,这是铺在半截橱上的,那个是盖在床头柜上的。”最让记者惊叹的是一块用毛线编织的台布,李淑华告诉记者,当时很流行一种宫灯桌,这块台布就是铺在宫灯桌上的,上面再压一层玻璃,新房里都喜欢这么布置。记者看到,这块橘黄色台布是圆形的,正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花,共有9个花瓣,桌布的边上还有流苏,很是精美。

  李淑华笑着说,那个时候没什么钱,结婚的东西能自己动手都是自己做,这几块编织品都是当时自己做的,前后花了有半年的时间。除了省钱,这也是在未来婆婆面前展现的一个好机会,“那个时候不比现在,一个姑娘家如果没有点拿手活,是要被人家说闲话的”。

  拍两张婚纱照要花半年工资

  李淑华的结婚照居然是婚纱照!这是李淑华1984年结婚时拍摄的,一张是全身像,一张是半身像,照片上面还印有“南京国际照相”字样。

  “那个时候拍婚纱照多贵啦,两张就花了将近200元钱,我那个时候一个月才拿30多元。”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新郎新娘除了穿着影楼提供的礼服外,并没有太多修饰。李淑华说,这头卷发是自己烫的,把家里的筷子折成三段做卷发器,然后自己买药水,再找个人帮忙就烫起来了。

  虽然两张婚纱照现在看起来已经有点过时了,不过当时可是很稀奇,“老公取了照片先带到了单位,几乎所有人都跑过来看稀奇呢”。记者还看到相册中有几张很“妖娆”的照片。李淑华指着其中的一张笑着说,那个时候拍写真,衣服都是自己的,“你看这张,这个衣服看起来时髦吧,是我跟一个好朋友借的。”李淑华说,这个好朋友有亲戚在上海,所以衣着打扮都比她们要新潮一点,当时她有件衣服很好看,于是拍照的时候就借来穿了。另一张照片上,李淑华披了个大披肩,戴了顶毛线帽,这都是她织的。

  缝纫机是妈妈30年前嫁妆

  “我家有一台上海蝴蝶牌缝纫机,是妈妈结婚时的嫁妆,刚好整30年!”明园小区居民朱敏开心地说,改革开放30周年,妈妈结婚也是30年,真太巧了。她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嫁妆流行“三转一响”,缝纫机就是外婆托人从上海买来送给妈妈的,花了100元工业券。这台脚踏式缝纫机现在就放在卧房的一角,机头镀的亮金属已经剥落,锈迹斑斑,机身上的五合板,也有许多地方已经四分五裂,显得老态龙钟,只有面上的木板,因为多年反复使用,显得油光锃亮。

  “妈妈手巧,经常用缝纫机做护袖、补衣服、修裤脚。经常是我在睡眼惺忪中,看见母亲在奋力踩着缝纫机的身影,耳边是缝纫机‘喀啦喀啦’的响声。过去家里小孩的衣服,枕头套子都是妈妈亲手做的。缝纫机带给我们一家很多幸福感觉。”

  工作证到哪都得随身带

  66岁的居民毛宝珍带来了一张红灿灿的工作证,封面上印着“为人民服务”。发证时间是1978年,南京五金二厂,1寸黑白证件照上的女子很是清秀,“我年轻时很瘦的,好看吧?”毛宝珍笑呵呵地问记者。毛宝珍说,过去没有身份证,有工作的人都要随身带工作证,到别人厂里办个事都需要出示,出差住旅馆更是缺不得,否则连住宿都成问题呢。“那时候工人最吃香,拿出工作证都是很神气的。”毛宝珍很珍惜工作证,从来没有丢过。后来厂里倒闭了,她调到了钢管厂,再后来又下岗了,工作证却没舍得扔。本报记者 徐兢 薛玲 文/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