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不能光动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04:23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随着百余名校长、老师参加户外心理拓展训练班,我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有望从“语言感化”阶段进入“行动感化”阶段

  本报10月24日讯 (记者 王斌)今日,省教育学会举办首期教师户外心理拓展训练班,全省各地的中小学校校长、心理辅导老师等百余人参加培训。这意味着,我省中小学心理辅导今后将从“语言感化”阶段进入“行动感化”阶段。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我省将在中小学校普遍设置心理辅导室,“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完成设置”。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志杰介绍:“在实际操作当中,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大都进行说服教育,即用语言感化孩子。实际上,还可以用行动感化孩子,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往往较之前者见效更快、更深刻。”

  “比如,两个孩子因为彼此产生误会,闹了别扭,双方谁也不肯先打破僵局。”参会的介休市第三中学心理辅导室李彩香老师说,“我就给两个孩子分别聊心里话,后来俩孩子均表示愿意和好,但仍然采用‘多见面、少说话’的方式相处,彼此心理上依然设防。这次,我们参会老师体验了不少户外拓展训练,其中有一项叫做‘盲走’,我回去之后打算用这种方式再试试。”李彩香设想,选择多名同学聚在一起,将上述两名同学中的一名蒙上眼睛,设法经过抽签等程序,让他的“对头”作为“拐杖”带他走过事先设置的各种障碍。“在整个过程中,虽然事先不知道自己牵着谁,但是,‘拐杖’是他唯一可以信赖的。”李彩香强调,“我预想的结果是,这名‘盲人’到达终点时,对自己的‘拐杖’由衷地说一声:谢谢。”“这种‘行动感化’的力量,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能在一个动作的瞬间,让彼此一笑泯恩仇。”李志杰介绍,这次培训在全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当中,还是第一次。除了“盲走”“背摔”(团队队友用手臂“交织”成网,接住从2米高处自然后摔的一名队友)等项目都是简单、易操作的“行动感化”心理教育方式,可以在师生之间开展,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能够增强参与者的信心和勇气,并建立牢固的团队关系等。

  目前,省教育学会已经在全省中小学校中确定15所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校,这些学校将带头在我省实施语言、行动相结合的感化方式,帮助中小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树立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