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姓村”吹和谐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15:52  云南日报

  

“百姓村”吹和谐风

  

“百姓村”吹和谐风

  松林村在沾益县颇有名气。过去松林村值得说道的就是它历史悠久,据考证有2000余年历史,全村人口接近9000人;光姓氏就有上百个,以“百姓村”而著称。现在再提起松林村,值得当地人称道的就更多了,因为松林村已是富裕文明和谐村。

  沿着青石板铺砌的村中道路,记者走进松林村,只见街街相连,房房相牵、窗窗相望,店店相依,一派安居乐业、团结和睦的景象。81岁的老太太齐竹存正颤巍巍地行走在古色古香的松林街上,老人家眼不花耳不聋,对啥都觉得新鲜,她口齿清晰地对记者说:“我也不想买什么,就是爱走走逛逛,看看这满街的好东西。”老人家对松林村的变化感到很满足:“街道修得宽宽的、古楼修得新新的、农民日子过得好好的。”

  近年来,松林村依托丰富的劳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发展蚕桑、畜牧、种植、商贸等产业,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因为毗邻着大型企业云维集团、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松林村已有1500多青壮年劳力就近到厂里打工,每年人均打工收入都过万元。与2005年大为制焦有限公司刚上200万吨焦化项目时村里人担心和怀疑甚至阻挠相比,今天的这些企业,已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自家的厂子”了。北门组40岁的妇女何粉花自豪地说:“出了村就能进厂上班,两口子打工,供两个娃娃上学很轻松。现在有班上,有工资拿,村子和厂子当然融洽啦!”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4元,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015元。

  2007年,松林村被确定为“全省和谐文化示范村”,沾益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全市一流小康示范村和松林古城、古镇精品目标,引导该村科学地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按照户“八有”、自然村“九有”、行政村“十有”,强化资金保障,实施了村容村貌整洁化、住房规范化、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标准化、家庭电器化“五化”,总计硬化村内10条道路近2万平方米。村里还按照经济适用、功能齐全的原则建起了活动室、文化广场,有了文化活动户、文艺演出队和电影放映队,村民学文化、学科技的风气日益浓厚。村里的退休教师邱文华,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召集村里的60多名文艺积极分子组建起松林古镇文化艺术团,长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村里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管理要求,去年,村党总支、村委会干部在村民民主评议中的满意率达95%。村里实现了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计划外生育的“三无”目标。

  村民富裕,村风改善,村里充满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38岁的蒋聪香在村里开着商店,前些年因为给女儿看病家里负担重,日子艰难,乡里乡亲给了她家许多帮助,近两年开商店、养蚕桑,收入大大增加,电视机、电磁炉、洗衣机都进了家,她激动地说:“前年实施了合作医疗,孩子看病减免了将近1000块钱,开店租房子老丁家只收我一年500元的房租,上哪找这么好的村子啊。”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小超的父亲早亡,母亲和姐姐都生病,家里遇到了难关。学校师生自发为小超捐款400多元,邻近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帮助他家收割水稻。70岁的五保户王老憨的老房子倒了,村党总支及时筹措经费,并组织村民帮他建起了新房。

  今年74岁的老人沈福友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松林村,还娶了村里陈姓的妻子,他认为过去杂乱的“百姓村”能变成今日的“和谐村”多亏党的政策好。“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不但什么税都免了,种粮还给补助,学生读书也不要钱,村里有了卫生所,小孩有了幼儿园。这两三年,村里有800多家都盖了新房。现在的松林村,条条大路光又亮,环境优美有名声。”

  曾经流传一时的“松林村,家家门前一堆粪,汽车来了不进村”的民谣已发生历史性变化——一曲花灯“赞松林”里这样唱道:“‘刘家街’上欢声笑,‘罗家街’上歌声唱,声音传到‘口袋街’,烤酒房在‘王成坝’,香味传到‘柴家凹’。三村四化进山寨,千家万户乐开怀,构建和谐新社会,平安是福笑颜开。”

  记者晋立红罗蓉婵通讯员阮兴元文/图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