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代社区干部工作笔记“晒”出居民生活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04:42  哈尔滨日报

  见习记者 张大星 本报记者 叶勇

  三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区干部都珍藏着当时工作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的内容反映出作为政府基层组织的变化:从当初的计划生育到目前的劳动保障,从帮居民修屋、淘水到如今的组织居民文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这些星星点点的记录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居民生活的巨大变迁。

  今年80岁的董桂芳阿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地包人民公社分社(现道里区新阳街道办事处)的科长。她一边翻看着自己的记录一边回忆,那时街道干部工作非常琐碎,要发放粮票、油票和布票等各种票券,拥军优属、调解纠纷,还要组织街道厂子进行生产,而计划生育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董阿姨介绍,当时200多个居民组、3万余人的辖区内,只有三栋小楼,其余的全是平房。每到下雨,工作人员立即跑到地势低的居民家帮助往外淘水、修房子。当时,分社内的20英寸黑白电视机是辖区唯一的一台电视机,也是居民仅有的娱乐工具。

  73岁的叶素芬阿姨则是上世纪90年代南岗区革新街道办事处中山桥居委会(现解放校社区)主任,负责1130户的工作。在1996年5月22日的工作笔记中,记者见到叶老是这样记录的:1.卫生未验收;2.扶贫;3.垃圾装袋;4.计划生育普查(6月8日汇报);5.乱堆乱放的清理;6.收管理费……叶阿姨告诉记者,那时居委会工作相对松散,规章制度也不明确,很多事情都是大家自发兴起的。扶贫工作没有资金,主要靠几个社区干部凑份子,看谁家比较贫困就给点,有时候还要去社区内的企业“化缘”,给企业添了不少麻烦。

  如今的解放校社区副主任韩颖是27岁的大学毕业生,去年走马上任。她的工作笔记与两位前辈不同,那是一个小小的“U”盘。打开电脑,里面分层记载了一年多来小韩每天的工作和心得。她介绍,目前,她负责社区的低保工作,共59户,政府每个月发放的低保费近两万元。同时,一年多来,她还为15户居民办理了廉租房,每人的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除此以外,每逢年节,政府还会向低保人群发放大量生活用品。社区干部会专项组织开展文艺、娱乐、体育等活动,一年二十余场次。

  据市民政局政权处洪绮处长介绍,现在,哈尔滨市市区内共有629个社区,他们是政府工作的最基础平台,也是政府公共职能的延伸。与以前相比,社区从组织形式到具体工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社区重点工作是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社区工作更注重于接近群众、服务群众。

  三代社区干部的工作笔记,折射出社区工作从当初的基本生存关怀到如今的提高生存环境的质变。这一切,也印证在市民每天的生活中。

  图为老一辈社区主任叶素芬与年轻的社区副主任韩颖拿着各自的工作笔记交流心得。本报记者 杨锐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