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1声音工作室”:用声音开启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17:23   SMG

“1+1声音工作室”:用声音开启世界
1+1声音工作室:用声音开启世界

  2008年9月11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盲人门球预赛的赛场边出现了一位特殊的盲人记者,他就是北京 “1+1声音工作室”的记者杨青风,中国为数不多的残障记者之一。

  2006年,25岁的青风在北京联合大学学习针灸推拿。他的双眼只能感知太阳的光源,除此以外,什么都看不见 。想到将来,他时常感到灰心失望。就在此时,青风结识了高山。高山于1999年考上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 北京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因为眼球震颤,高山看到的东西几乎在大幅度地晃动。

  俩人很快成为朋友,并决定一起为盲人群体做点事。对盲人而言,听觉是他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工具。许多盲人都是 电台迷,从小就喜欢广播的青风也梦想着做一档广播节目。

  2006年3月,在一家项目基金的支持下,高山和青风筹建了一个视障人声音工作室,取名为“1+1”,希望为 残障人士传递信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针对盲人的特点,节目不但在内容上同针对健全人的节目有所区别,表达方式也不一 样。健全人眼里很平常的问题,在盲人的生活中,却可能是无法回避的困难。做饭时怎么放刀,手才不容易被划到?怎么样分 辨钱的面值?盲人按摩店应该怎么装修……这些都成为了节目探讨交流的问题。

  "1+1"工作室经常需进行街头采访的工作,然而因为视力障碍,工作室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过被拒绝的经历。但是 在他们看来,这些被拒绝的经验不但有利于节目品质的提高,更能帮助视障人走出心理阴影。节目开播半年后,"1+1"组 织一次了广播节目训练营,鼓励更多年轻的视障人走上大街采访。慢慢地,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进来,每个人都在尽力融入 健全人的社会。不断的尝试,给了他们越来越多的自信。

  2006年4月,包头的一家电台作为首个与"1+1"声音工作室合作的电台,每周提供他们7分钟的播出时间。 没想到,节目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几个月后,节目播出时间即被延长到了20分钟。如今,全国与"1+1"工作室合作的 电台已经有50多家。除了正常的录播节目,他们还被邀请做一些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上海特奥会、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等 重大活动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制作每档节目,工作室成员每天需要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我们在电脑上安装了语音软 件,还有专门按照盲文设计的输入软件。这些工具帮助我们能和视力健全人一样上网查资料。现在也出现了盲人手机,就是在 手机上安装语音提示软件和盲文输入法。不仅可以打电话,收短信,还能发短信。”青风不但会熟练地发送短信,他和他工作 室成员的名片上都有手机号码和MSN,并且建立了QQ群,方便传递资源和收发文件。

  1+1工作室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基金会的项目支持和合作电台拨给的少许制作经费。其成员月收入才1000多元 ,还不如盲人按摩的收入高。虽然经济拮据,但是对他们来说,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自我梦想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我穿梭于喧嚣的城市,虽然看不见脚下的路,但是我依然自信地前行,周围有无数的眼睛在帮我带路”,高 山说,健全人士和残障人士加在一起,才是整个社会,这就是“1+1”的含义。他们,虽然看不见光明,却能用声音开启世 界,让梦想照进现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