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种庄稼到“种”厂房“种”房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01:01  金羊网-新快报

  

从种庄稼到“种”厂房“种”房子
■古一村开发的乐丰花园二期,气势非凡。

  

从种庄稼到“种”厂房“种”房子
■板芙镇里溪村的四位党支部书记林德成(左二)、林子艺(左一)、赖效良(左四)、蔡国伟(左三)。

  

从种庄稼到“种”厂房“种”房子
■三乡镇前陇村在土地上盖起厂房,出租给外来商人投资办厂。图为中山蓝天建材有限公司。

  

从种庄稼到“种”厂房“种”房子
■古镇古一村高楼林立,街上车流不息,已经看不到传统农村的影子。

  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制”也转变为以村集体经济为支柱的“股份制”

  农村改革广东先行之中山气象2

  ■新快报记者 何姗 陈显玲 李红云 摄影 陈显玲

  深读指引

  中山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先行一步进行土地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打工或当老板,发家致富。而土地也从农民的生产资料变为可以不断增值的资本。大面积的土地流转使农村从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制”转变为以村集体经济为支柱的“股份制”,工业化步伐加快,目前三乡镇三大产业的比例是1?57?42。古镇的三产比例为1.84?62.56?35.6。

  从承包种粮到集中土地建厂房出租,再到利用土地开发住宅小区,中山市里溪、前陇、古一三个村的发展是珠三角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迁的缩影,也揭示出农村改革的趋势,只有走工业化之路,提高土地的效益,农村经济才能从倒贴工业倒贴城市变成分享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巨龙,农民才能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富裕成果。

  里溪村“广东小岗村”三十年后待重来

  一条石岐河从中山板芙镇淌过,河东一片厂房密布,河西农田遍野,板芙镇的田地2/3在河西,但工农业产值只占全镇20%,而河东1/3的土地搞工业,工农业产值却占全镇80%。秋天的早晨,在河东的板芙里溪村,几个农妇正在自家门前的田里挥锄收割成熟的马铃薯。

  如果说古镇的曹一村是“解放思想第一村”,板芙镇里溪村的人也许不服气,这条有着“广东小岗村”美誉的村近来总是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30年前,里溪人冒死推行“包产到户”的故事今天仍在流传。

  1975年,里溪村搞农业学大寨,但村民却是出勤不出力,几十人一天才插一亩田,完不成国家任务,村里有10%都是困难户,村里要到别的村去借粮。党支部书记林德成得知邻村有人饿死,就对大家说:“如果我们村里也有人饿死,就对不起大家了。”他向大家建议“我们干脆单干吧,不就是为了人民的温饱吗?”开了一天一夜的支部大会,大家决定实行“包工到户”。

  “包工到户”后,每位村民一天就能插一亩田,大部分够吃,第一年就完成国家任务。

  1977年,里溪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冒着“挨批斗、坐大牢”的风险,在里溪村推行“联产到劳责任制”,定产量,定工作,超产奖励。

  改革实行后,6个生产队的水稻亩产都超过400公斤,农民除了有足够的公粮上交外,还有一定的粮食自己支配,余下的时间蓄养牲畜、开荒种植、跑起生意来。

  改革前,村民60%的房子是茅房,到1978年,村民中80%的房子变成砖房。农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靠养鸭致富的蔡华彩,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1979年9月,广东省真理标准讨论现场会在里溪村召开,会议号召全省推广学习里溪的改革经验,“以后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干下去”,村支部成员鼓励村民说。

  现在,里溪村还有耕地近千亩,由村集体承包给代耕农,村民大多在外打工,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等待就业,虽然里溪村土地改革先走了一步,但脚步却渐渐慢了下来,现任党支部书记蔡国伟说:“今年年底古神公路即将通车,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来发展里溪村经济”。

  前陇村扶贫村弃农转工跃为富裕村

  工业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土地既能种田,也能“种”工厂。三乡镇前陇村从中山市的扶贫村一跃成为全镇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就经历了土地从种田到“种”工厂的财富演变。

  前陇村是一个只有960多人的小村,有土地2200亩。1995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基本上都靠农业支撑,没有工业,农民一直依靠种植水稻生活,“由于土质差,收成差,直到1995年,村集体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万元。我们村还被市里划定为扶贫村”,前陇社区居委会(原前陇村村委会)副主任余振伟说。

  2000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前陇村提出对土地进行统筹招标,想承包的农户可以向村委会提出申请,但村民们都认为土地不适宜耕作,没有人申请种田。前陇村于是决定集中土地进行开发,经过每一户村民签名同意后,前陇村将一部分土地出让,“当时不卖土地,我们就没有钱盖厂房”。村里将卖地所得在余下的土地上兴建厂房、商铺等物业出租,吸引外来商人进村投资办厂,租金则分给村民。短短几年时间,前陇村就甩掉了扶贫后进村的“帽子”。2007年,村集体年收入提高到750多万元,村里还将村民的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生不增死不减”,确保村民权益。去年村民人均分红5000元。而不再种田的村民则多在三乡附近打工,或就在本村出租的厂房里打工。

  “肯定是村里集中起来盖厂房好啊,以前的地太少,土质也不好,种什么都没钱赚。”在前陇村,60多岁的林老伯每天傍晚都在自家的门前闲坐,前面不远处的一列平房里,他的儿子媳妇都在租用这些厂房的工厂里打工,包吃,每人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林老伯的两层小楼是自己一家五口住,后面几间则出租,每月有租金1000多元。

  土地虽然不在自己手里,也不再种庄稼,但除了每年5000元的分红,林老伯每月从村里拿到190元的退休金,还有100元的生果(水果)金。

  夕阳下的前陇村一派宁静,曾经被农田包围的村庄现在已被大片厂房簇拥,除了老人与放了学的小孩,村民们还在村前村后的厂房里忙碌。

  古一村建厂房商铺还开发住宅小区

  与前陇村以坐收租金的物业经济模式不同,古镇的古一村将土地集中起来,除物业出租之外,还成立公司开发房地产,年收入达9400万元,成为全镇最发达的村。

  古一村就在古镇最繁华的街道上,村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除了古一村委会的标牌外,已找不到丝毫传统农村的气息。

  但在30年前,古一村还是一个以养鱼、种甘蔗、养猪为主的村庄,在1994年没发展工业前,古一村集体收入只有400万元。1994年后,古一村也像当时珠三角的大部分农村一样,在集体土地上盖厂房、商铺、专业市场出租,依托古镇的灯饰业,吸引了大批厂商进驻。其属下的出租物业就有60万平方米。但是,古一村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琢磨如何提高土地效益。

  2000年,古一村罕有地进军房地产开发,将村里的300亩土地转为国有,先后建成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多层楼房小区“古一新兴商住楼”、大型住宅小区乐丰花园,第一期占地45亩,“今年已经开发到第四期,我们还准备搞一个五星级酒店”,现在的古一村委会主任苏池结此前一直在村里主管房地产开发,说起村集体经济的转型颇感自豪:“转为国有用地后,土地的市场价值就大大提高了。”

  2007年,古一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集体收入9400万元,是1994年的二十多倍,但是,村里没有把这些钱分光,而是只把收入的40%用于分红,40%用于发展,剩余的20%投入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古一村1208户村民中,目前从事农业的只有20户左右,都在搞大规模的花木种植经营。其余的村民70%成了小老板,不再以土地为生。村民人均年收入有2万元。但村民依然拥有土地的权益,2001年,村里进行土地承包权股份化,固化为五千股,每人一股。

  出生于1978年的村委主任苏池结虽然口口声声说着“我们是农村”,但这位读完大学后就搞房地产的新型村官完全没有农业时代的思维,说到对农村改革新政策的期望,这位村官竟然说:“农业政策对我们没什么意义,都没什么农田了,倒是希望对发展工业能有更多支持,如减免税费等,我们经济强了,就不需要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了。”

  专家视点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搞工业化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

  广东农民富裕是走了城镇化、工业化的道路,农业在他们的收入比重中变小,搞工业化拉动农业发展,其中转让、土地入股都是为适应工业化需要。

  解决三农问题不要在三农内打转转,要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搞工业化,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实现分区、进行转移支付,三农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减小农业、改造农村,由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发展。

  国家政策应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搞房地产开发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惠生)

  珠三角发展快,除了处于前沿,还在于他们利用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以前没有流转的说法,当时土地政策不完善,发展乡镇企业用地,只要地方政府批了就干,中山的工商用地原来都是农业用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变得严格,必须先变成国有用地,然后才能批作乡镇企业用地。

  我们呼吁让土地流转合法化,目标不是让已流转土地重新转为农业用地,即使现在用地指标也不够,今后工业化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土地,而且这些地方发展工商业的潜力很大,我们需要各部门完善法规,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不要随便征地,允许使用流转,而不是一潭死水。像古一村搞房地产开发要先把村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就是因为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没有政策,比如不允许搞小产权房。政府为什么自己可以征地然后高价卖给开发商,而不允许农民自己来当开发商呢?

  允许土地流转的意义从内部讲,赋予农民更多的权益,从外部讲,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