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年实践 城乡一体化改变的农民生存方式

  像张定文这样的例子在武侯区、在成都其他区(市)县非常多。很多农民远离农耕生活,或创业做生意,或进入企业上班,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武侯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吕建昌认为:“一种农民生存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形式上的,还有思想上的。”

  这样的变革,源于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制度因素。2003年开始的这项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统筹城乡就业。根据目标,成都要实现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即城镇(含失地农民)登记失业率在2.7%以下。

  2005年5月,市委、市政府在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覆盖城乡所有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被纳入其中,首次在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在此方面,武侯区探索出一条全新道路:在城乡统筹中将就业和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有机融合,系统推进,并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充分就业”。

  到今年上半年,武侯区城镇登记失业率被控制在3%以内,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9%。

  就业政策城乡一体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摆在政府面前的问题是,那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就业的方向在哪里?这有待于政策的突破。

  吕建昌介绍,他们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就业模式,在成都率先提出“城乡产业互动、城乡资源共享”,利用城市产业的先发优势带动涉农地区和失地农民就业。城乡就业被纳入区域总体规划,政府在制定劳动就业规划、就业政策时,将城乡纳入一体考虑,城乡居民进入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保障网络,提供统一管理服务。

  在这样的政策下,武侯区还给农民再就业颁发就业优惠证。优惠包括给农民岗位补贴、社保、创业税收减免等等,钱由区财政来出。由此,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就业优惠对应起来,没有了城乡差别。

  就业环境上,武侯区按照规划完善了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启动了清水河公园等建设项目,加快簇桥、机投桥等小场镇建设,促进农民新居建设,为失地农民提供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就业环境。

  在簇桥团结社区、晋阳吉静苑等农民集中安置点,武侯区还制定了专门的就业规划。比如,在集中居住区建设中,修建经营性用房或其他配套用房,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其收益全部用于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开发就业岗位;结合集中居住小区的分布,选择较好的商业口岸修建商业用房,由农民通过入股方式组建管理公司统一经营,所得收益按股份分红。

  把农民培训成“蓝领”

  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继续生存下去。随着武侯区近年来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岗位,农民进入工厂当“蓝领”成为可能。

  事情并没那么容易。“要把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变成一个蓝领,必须强化职业培训。”吕建昌说,这几年为培训农民花了好几千万元。

  劳动部门为每个失地农民都建立了就业信息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在征用土地时,征地单位也被要求必须提交农民培训和就业的具体方案,提供不低于失地农民人数30%的低技能岗位。

  仅今年上半年,武侯区对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民开展的引导性培训就有4015人,职业技能培训7355人。

  在为农民提供培训、就业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不愿意外出打工,愿意本地就近就业;不愿意打工,愿意当小老板;不愿意正规就业,愿意灵活就业。“农民的就业观念要转变,政府更需要与时俱进。”吕建昌说,这几年武侯区力抓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就业服务工作做得越来越细,大量的农民进入附近工业园工作或就近创业,仅西部鞋都就有15万产业工人。“有了工作,收入增加了,人心也稳了。”

  农民有了工作还不算完,还得就业有质量,工作有尊严。武侯区又开始了和谐工业园的打造———农民签合同、参加社保的比例要高,劳资关系要融洽。这项工作开展至今,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武侯区劳动保障局透露,近期他们将接受全省“劳动合同制度示范城区”的验收,四川只此一家。

  现在的武侯区,农民找工作不是问题,问题是想干什么工作。“有些地方是‘不挑不选’能工作,我们这里是‘又挑又选’找工作。”吕建昌说。

  创业可获小额贷款 还款率95%

  先就业,后择业,最后就是创业,这是一条实现充分就业的螺旋上升之路。然而创业必然涉及资金问题,融资渠道是不是畅通直接关系创业成功与否。2005年8月,武侯区找到一条融资新模式:率先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合作,启动区级小额贷款试点。

  这种小额贷款范围不仅包括城镇居民,也囊括了所有农民。该贷款模式取消了财产抵押和第三者反担保措施,以贷款者互保互联形式申请贷款,单笔贷款最高可到5万元,并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如因经营不善导致的损失,则由区及街道各承担50%,贷款者个人不予追究。

  武侯区还规定,贷款申请者必须免费参加区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才具备贷款资格。贷款者个人信用档案要和诚信奖励、失信惩罚相结合。

  小额贷款推出后,当地很多农民加入到创业大军。到目前为止,武侯区已经有309人申请了小额贷款,共计1090万元。286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其中不少人是过去的农民,张定文、张国琼就是其中的典型。

  常人担忧的贷款风险并没有出现,还款率反而出奇地高。吕建昌告诉记者,这几年小额贷款的还款率都保持在95%以上。2008年7月27日,35笔两年期贷款到期,实际还款率达到100%。同时,又有345万元两年期贷款发放到69名创业者手中。“还款率高,不仅说明这些创业者经营情况好,还显示出当地的诚信体系也已建立,这条路子算是走对了”。

  武侯区只是成都实现城乡充分就业的一个缩影。按照成都市的步骤,2010年全市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

  本报记者 唐小涛 实习生 任翔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