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水情预报及时,我市防洪减灾一年减少损失数十亿元
“洪水预报,是一场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比赛!谁最早预报出洪水,就能减少下游地区的财产损失,甚至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前天下午,市水文局15楼会议室,工程师易瑜对记者说,改革开放30年,重庆的水情预报速度是越来越快,防洪减灾的效益也是越来越大。
重庆水情测报分三阶段
重庆的水情测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易瑜说,手段最原始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全市雨量站的雨量筒,需要工作人员不停的跑到雨中目测,再将降雨量层层上报。
“不少雨量站分布在偏僻的农村,这里的人需要到集镇用电话向县里上报,而县里再用电传上报到市里。”易瑜说,数据传到市里后,负责水情测报的再用算盘或笔推算雨水汇集到江河,对水位造成的影响。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小时以上。
第二个阶段则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水情测报用上了计算器,水情预报的速度提速了近1个小时。
现在,水情测报用上了电子系统。易瑜介绍,现在雨量站装上了电子测量系统,这套系统全市联网。“在市水文局办公室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公室,通过电脑随时可以查看全市100多个雨量站的降雨情况。”根据这些降雨量,电脑会自动计算出洪水出现的时间和水位。
据统计,由于水情预报及时,我市防洪减灾一年减少的损失达数十亿元。易瑜说,去年我市防洪减灾减少的损失达到了80亿元,今年减少的损失达到了30亿元。
成功预报多次大洪水
易瑜告诉记者,在多次洪水面前,水文部门及时做出了预报,为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赢得了时间。
易瑜介绍,1998年大洪水发生时,她还在长江上游局工作。洪水发生前,长江上游局就根据降雨量作出了预报,为长江沿线居民的转移赢得了时间。
而2004年9月4日,开县发生的小江大洪水,是200年一遇特大洪水,市水文局也及时做出了预报。易瑜告诉记者,2004年9月3日晚上11点开始下大雨。9月4日凌晨2点,负责值班的工作人员给她打来电话报告,开县降雨很大,小江水位要超警戒线;凌晨2:30,值班人员再次打来电话告急,水位要超保证水位。
听到此消息,她立即从家里出发赶往办公室,而多名工作人员也被连夜召回办公室,分析水情,加强测报。
凌晨4点,根据降雨资料分析,易瑜很快推算出了开县小江水位要超过历史纪录;凌晨5点,再次追加了一次预报,预报出了水位将超历史纪录的具体数值。
“在整个开县2004年大洪水的时候,我们都迅速将洪水预报发送给了开县的有关部门,至少为群众撤离多赢得了4个小时的时间。”易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