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袋乌龟 卖出宜昌个体户“001”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07:22  长江商报

  从第一个“下海”的万元户到数亿身家富豪

  从9编织袋乌龟掘出“第一桶金”,30年积累起数亿身家,今年58岁的谢明万是改革开放后宜昌第一个“下海”的人,宜昌第一个“万元户”,也是宜昌地区第一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吹响“三农”大改革的号角,谢明万立马进军农业领域,投资2.3亿整体收购“三峡苕酥”。10月24日,谢明万在当阳投资的工业园破土动工,开始了事业的第四次“出发”。

  9袋乌龟卖出宜昌第一万元户

  1970年,20岁的谢明万高中毕业下放到枝江。5年后,他被招至棉纺厂,由于一家7口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家里的条件很是艰苦。

  1979年,谢明万无意中听说,广州的乌龟卖到六七块钱一斤。他想到枝江本地有很多乌龟,马上借了200元钱,找当地供销社帮忙收乌龟,谈定3毛钱一斤。3天不到,谢明万收到了9个编织袋共500斤乌龟,登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这些土生乌龟一共卖了2000多块钱。“广州是改革的最前沿,当时我只觉得什么稀奇东西都有。”赚了钱的谢明万留下了车费,剩下的钱买了大批小百货、玩具、衣服……

  回宜昌后,谢明万将货拖到当时最繁华的电影院门口摆起了地摊,宜昌人大开眼界,纷纷抢购。从此,谢明万频繁来往于广州和宜昌之间,很快成了宜昌第一个“万元户”。

  宜昌个体合法经商“第一人”

  在那个年代,搞个体是被人嘲笑的对象。谢明万觉得应该办个证件,确立自己经商的合法地位。

  1980年,谢明万找到工商部门咨询。一个星期后,他拿到了自己的营业执照,编号竟是“0001”。工商人员告诉他,他是第一个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随后,谢明万拿到税务登记证,编号仍是“001”。

  1981年,谢明万曾经工作的棉纺厂布匹严重积压,老厂长请他帮忙销货。谢明万携手陶珠路的小商小贩卖布匹,由此为发端,陶珠路不知不觉成了远近驰名的“布匹王国”。

  几次“转身”积累数亿身家

  此后,谢明万从事了家电、房地产行业,几次“转身”,谢明万积累了数亿身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谢明万认为新一轮农业大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他与当阳市政府签约投资2.3亿元建300亩工业园,主要生产三峡苕酥、麦通系列、煎饼、蛋卷等。10月24日,这个工业园破土动工。

  1980年,谢明万的儿子出生,他取名“谢政”。1982年,侄子降世,他取名“谢策”。“合起来就是‘谢谢政策’,我是邓小平说的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之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了我经商致富的机会。”

  本报记者 吴睿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