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身份社会到建设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04:11  哈尔滨日报

  王青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一种身份社会,身份把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身份一经确定就很难改变,它决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城乡分割的“城里人”和“乡下人”身份。“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是两种不同的身份。有城市户口身份的人除了可以享受现代物质文明之外,还可以比农村户口享受有更多的优惠,比如就业优惠、经济优惠等。当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农村工作,是干部身份,属于城市户口,每月享受5斤白面待遇,把左邻右舍羡慕得不得了。城乡二元结构把“城里人”和“乡下人”分成两个等级差别很大的阶层,如果一个城里男子找一个农村户口的女子为妻,那就要长期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十年、二十年调不到一起是常有的事。

  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工人和干部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工人和干部之间有一道编制鸿沟,这两种编制是很难跨越的。工人和干部在工资类别、福利待遇、住房面积、医疗、退休待遇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所以,工人如果能够转为干部(工转干),那是很重要的身份跨越,其难度不亚于从“乡下人”跨越到“城里人”(农转非)。

  所有制身份。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的职工和在集体所有制(又分大集体和小集体)单位工作的职工,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是有很大差别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很难调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然,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谁也不愿意调到集体企业去工作。“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街道工厂职工”是高低不同的社会身份。

  单位身份。一个人分到一个单位,恐怕就要在这个单位工作一辈子。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单位,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一个人要从一个单位“跳槽”到另一个单位,那是很难的事。

  这种种身份,就像画地为牢,把人们的思想束缚住了,社会缺乏活力,成为发展生力的桎梏。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种身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调动起了亿万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在提高,每年有一亿多农民进城打工,他们中的有些人已逐渐融入城市,成为“城里人”。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稳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正在成长,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别在逐步缩小。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干部、工人身份一定终身也不复存在。国家招聘公务员,不但工人可以报考,大学生也要通过考试录取,才能成为正式公务员,而不是像过去,大学一毕业就自然成为国家干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鸿沟已泯灭,人员单位所有制已成为历史,双向选择已成为常态。打破身份制,有利于人才在全社会合理流动,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最佳配置,有利于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积三十年改革开放之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从身份社会到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国社会发生了多么深刻、巨大的变化啊!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