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诚信的钥匙打开致富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04:11  哈尔滨日报

  连日来,位于通河县富林乡岔林村的“龙江龙”米业的厂区内外车水马龙,加工车间机器轰鸣,附近村屯乃至外乡镇的农民们纷纷开着车运来自家刚刚收获的水稻到这里加工、出售,外地来此购粮的客商们也纷纷在厂区内等候装车。“龙江龙”米业缘何生意兴隆?据一位哈市来的客商李广友介绍说,这么远来通河买大米,是这个企业的米质好。

  扔掉锄把搞起个体运输

  今年28岁的张学文是通河县富林乡岔林村土生土长的农民,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伺候家里的3垧多水田,每年的收入也在3万元左右,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自在。但他不甘心这平淡的生活,便和父母商量后,花3万元钱买了台二手双排座汽车,搞起个体运输,主要是为各米厂运输水稻和成品大米。张学文干什么都细心,在多次的稻米运输中,他发现通河水稻运到外地,加工后印上外地包装,好好的通河大米就变身成了外地大米。这一现象让张学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张学文想,通河是个水稻主产县份,水稻产量大,质量好,为什么不卖自己品牌的大米呢?如果创出通河大米的品牌,不但有商业利润,还能为家乡争光。看出门道的张学文决定:自己开家米厂,打通河大米品牌。

  甩掉方向盘办起稻米加工厂

  1997年,张学文放弃了运输营生,从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中拿出了2万元,在父母的帮助下办起了水稻加工厂。由于资金有限,加工厂的规模比较小,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加工的稻米也局限在村里,年加工能力约1000吨左右,加之生产的大米没有形成品牌,一年下来,收入才2万多元钱,与自己开始的想法相距甚远。面对这一窘境,张学文没有气馁。他告别小打小闹的家庭小作坊生产模式,2000年,他多方筹措资金60余万元,重新选择厂址,增加了设备,聘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做企业经理,选派技术过硬的人员管理生产,自己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

  靠诚信稻米加工越做越大

  “黑料米、黄面米决不出厂,凭质量靠信誉求得发展”,这是张学文恪守的经营守则。一次,一位南方的老客户对他说,要购进7000吨大米,每袋大米按49.5斤灌装,按每袋50斤标注,行的话就合作,不行就找别人。张学文一算,一袋少0.5斤,折合成现金就是21万元,这不是明摆着坑骗消费者吗?他取消该客户资格,不再与其合作。得罪了客户,但他却赢得了家人、企业员工、各地客商及当地百姓的好评。企业一位老职工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么讲诚信,我服了。”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张学文终于将一个不起眼的稻米加工小作坊做成了一个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超千万元、年加工能力达万吨以上的企业,招用本村30余人进厂,每个工人的年薪近2万元。来自青岛、南京、杭州、温州等地的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订购该企业生产的大米。2001年,张学文在北京为自己企业生产的大米注册了“龙江龙”牌商标。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