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根”的村子最珍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07:27  解放日报

  近日,我国众多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规划领域的专家在上海和贵阳连续举行会议,对我国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及如何进行可持续利用展开研讨。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古村落保护工作已经从过去单纯保护建筑向全面保护村落文化转变。在贵阳举行的“中国·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更是我国第一个将村落文化景观作为议题的学术会议。

  在贵阳的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的《贵阳建议》,试图找到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对世界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之路。众多专家认为,文化景观好比古村落的“根”,“根”活着,村子最珍贵。

  文化,比房子珍贵

  “文化景观早在1992年,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6届大会上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按照委员会的解释,文化景观类型的遗产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情况’,包括了‘能持续利用土地的特殊手段’,这就意味着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村落为中心的村落文化景观也是珍贵的世界遗产。”中国古村落发展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介绍说。

  过去,人们经常将保护古村落建筑与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混为一谈,以为将村里的房子原样保留下来就是保护了这个村子的文化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指出,村落文化景观包括了该村庄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建筑、道路、桥梁等组成的居住环境以及村庄的文化记忆,三者缺一不可。“比如一个村自古以来都以农业发达而著称,沿山而建的梯田十分壮美。但经过开发之后村民全部转行从事旅游业,没有人再进行耕作。那即使建筑被保护得再好,这个村庄的文化景观也已经被破坏了。”杜晓帆说。

  在追求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贵州省雷山县的控拜村,记者看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道路难行,这个著名的“银匠之村”至今仍然保存着长久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绝大部分村民都以打造银器为生,老人和妇女则负责织绣和酿酒,整个村找不到任何一家为游客准备的商店和宾馆。“虽然由于客观原因,控拜村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生活方式,但近年来村子也面临着许多年轻人不甘于生活在大山中,纷纷外出闯荡的问题,要是这样下去,村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村民李正云无奈地说道。最近,控拜村村民正在老少齐上阵,修建村里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石板路。“材料由政府无偿提供,而工程则由全村人义务完成。这样既可以与外界逐步建立起联系,又避免了因大规模工程而导致村子的文化传统受到损害。”一名知情人这样告诉记者。

  挑战,难以回避

  李正云的担心不无道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贵阳会议上谈及我国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就重点提出了四大挑战:一些地方搞“大拆大建”,造成大量历史文化村镇消失损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的调查,我国目前平均每天有近70个村落“消失”;盲目引进国外经验导致“千村一面”,使得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特色逐渐消亡;“旅游污染”严重,一些村镇只顾尽可能地吸引游客,而日益饱和的旅游人数不仅使旅游质量出现下降,还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因保护法规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政策缺失。

  “四大挑战”难以回避,但也并不意味着对村落进行旅游开发一无可取之处。“如果完全不讲发展和开发,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一直停留在过去闭塞的环境里,不仅不人道,而且也会逐渐削弱其保护村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雷山县委书记吴育标表示。据了解,在个别地方还出现过村民因羡慕邻村进行旅游开发后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进而放火烧掉自己的房子希望得到补偿后迁出这样极端的例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王景慧认为,对村庄进行旅游开发应该追求“多赢”,“最好的情况是自然资源不受破坏、原住居民从中受益、游人参观不虚此行,商家生意盈门,而且村庄原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保留。”

  保护,尚需良方

  由于村落文化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想要达成“多赢”难度非常之大。许多与会专家指出,一个村庄进行旅游开发后,村民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放弃收益较低的农业生产而转向通过向游客提供各类服务获得报酬。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游客觉得商业氛围过浓而不再前来,村民也失去了他们祖辈流传下来的谋生技艺。

  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要通过政府、民间组织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而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贵阳建议》明确提出,倡导政府在政策导向、法律体系构建、技术保障与资金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如果让村民整体搬迁,整个村落的文化景观就不复存在。但政府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让一些不愿居住在村落里的人通过置换等方式迁出,同时给愿意留下的人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烧房子’那样的极端情况,也可以保留住整个村落的灵魂。”天津大学教授杨昌鸣如此建议。

  一些民间组织也在积极宣传推广村落文化景观的价值。如由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已经举行到了第二届。“评选景观村落,目的在于帮助这些古村落认识旅游产品周期性盛衰的必然规律,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丽所在,明白超限度的旅游开发并不能给其带来预想的收益。”协会秘书长张安蒙说。

  除此之外,还有专家指出,要让村民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离不开所生活村落的文化景观。“应该让村民了解到,集体经商和随处设摊这样的行为,只会将游客赶走。保留住长久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就是留住了游客的心!”


本报记者 朱晨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