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媒看海协会赴台商谈代表:各有特点坚强阵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1: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3日电 两岸海协、海基两会将在台北展开协商。台湾媒体关注到,海协商谈人员有旧面孔,也有新代表。《联合报》报道说,除会长陈云林外,五位主谈代表郑立中、孙亚夫、李炳才、李亚飞、周宁,各有特点,以坚强阵容组成对台谈判团队。

  郑立中 与台商关系好、闽南语极流利

  报道说,长期与台商打交道的郑立中,相当熟知台湾人的“口味”,率领海协会先遣团抵台后,开口第一句话就“秀”闽南语,拉近与台湾民众的距离。

  报道说,郑立中在福建工作时,经常与台商面对面接触,帮助台商解决问题;福建台商对他的评价相当高,不少台商与他“称兄道弟”,关系良好。2005年由厦门市委书记调任国台办副主任,很多福建台商都十分高兴,因为郑立中的亲和力够,了解台商需求,而且有执行力。

  孙亚夫 沉稳内敛、两岸会谈老手

  报道说,籍贯山东龙口,北方汉子孙亚夫南方经历丰富;厦门大学历史毕业,北京外交学院硕士,父辈与福建相当有渊源,懂闽南语。1990年进入中共中央台办工作;海协会创会时,出任协调部主任。

  报道说,1993年“辜汪会谈”后,孙亚夫以海协会主谈代表身份率团到台北,与海基会进行两会第三次事务性商谈。当时孙亚夫言语平实,态度恳切,偶尔露出特有的憨直笑容,媒体普遍对他有好印象。

  报道说,孙亚夫沉稳内敛,言谈谨慎。私底下,他对人没架子。这次赴台,他不再是当年的“初生之犊”,而是海协会谈判团队重要灵魂人物。

  李炳才 经贸长才、熟悉两岸经贸事务

  报道说,李炳才毕业于北京外经贸学院。早年在地方任职时对台招商、与台商互动都相当良好。

  报道说,今年六月北京两会复谈,李炳才首度作为海协谈判代表上桌。李炳才出任海协会副会长以后,一直没有机会与海基会主谈代表打交道。此次台北会商再上两岸的谈判桌,他算是两会谈判的“新面孔”。

  李亚飞 温文儒雅、擅谈判展长才

  报道说,外表温文儒雅的李亚飞,毕业于北京名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系。与他打过交道的人,给他的评价是绝顶聪明、思维敏捷、活泼善辩、记忆力佳。

  2005年辜振甫去世,李亚飞与孙亚夫一起到台湾吊唁。台湾新闻界以“双亚”称呼他们;但两人不论外表或行事风格,有相当不同。

  报道说,李亚飞喜欢打桌球和桥牌,为人相当念旧、重感情,没什么“官僚气”;忆及过去两会商谈,会问起当时采访台湾媒体朋友的消息。

  周宁 足智多谋、多了稳重

  报道说,现任国台办法规局局长周宁四十多岁,据说是两会谈判桌上“最厉害”的角色,是精通法律的专家。

  报道说,1992年两会在香港协商,时任海协咨询部主任的周宁,与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佑反复协商,后来两会定下“九二共识”。

  报道说,当年年纪较轻的周宁,现在“重出江湖”,书卷气仍在,更多了稳重。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