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人眼中的中日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5:44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陈言、记者戴闻名报道

  一个更近的中国已经出现在了日本面前,旧的方法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新的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方法还在逐步形成中,日本媒体在发表中国方面的报道时,因此会显示出某种摇摆来

  安田玲美(在北京经营一家传媒企业)

  北京有些像走马灯一样不断地转动着,不时显露出一个又一个的侧面。

  北京已经在向五环、六环扩张着。1994年我来到北京、去首都师范大学留学生班报到时,三环还没有造好,当时学校周围到处在挖沟,好像几年都不会建好三环,但我们现在再去首师大时,走四环可能更合适一些。

  1994年时,每天停电一次,留学生宿舍一屋两人,算是条件不错了,但只能一人一个40瓦的台灯,外加一盏大灯,如果想用用从日本带来的吹风机,肯定会跳闸。

  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4年,现在我的感觉是,除了北京的人情没有变以外,一切都变了。偶尔回日本,除了电视一天 24小时对你说话外,购物、买票都不用说一句话。但北京依旧热闹,在公园里老大妈能主动上来和你聊天,外出旅行同一车厢的旅客会主动打招呼,北京的人情味、中国的人情味还没有变。

  志村雅文(日本兄弟公司北京代表处所长)

  1982年来中国时,看到到处在排队,买什么都需要排队。当时最大的难题是买票,需要想办法购买到去下一站的机票或者是火车票,买到了票还不行,需要定饭店。

  此外,当时我在银行工作,和国营企业谈项目时,拿不到经营上的数据,让很多日本企业非常的头痛。厂方一会说一个,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投资要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责任就特别的大,让外资企业下决心合资或者是出资,也就很困难。

  如今在中国已经基本上不用去刻意考虑饭店、机票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官方、企业那里拿到显示经营结果的各种数字,是否到中国来投资有了判断上的依据。

  木元哲(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

  我1980年就作为松下电器展览会的解说员来过中国,1992年作为松下派到中国工作的职员再次来华。当时松下电器希望打开空调机市场,对中国的市场规模做了一个预测,各种资料显示,中国的规模为200万台左右。

  后来,中国家庭电力供应逐步充裕,市民家里的电表从5安培换成10安培、20安培以后,空调有了很大的市场,现在中国一年销售的空调量已经有2000万台。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大众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高桥万见子(日本《论座》月刊副主编)

  10年前中国的稿子肯定和政治有关,但现在更多的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稿子。过去论述中国的稿子大都只论述中国政治,实在没有话题了,有时也谈谈中国古代文化。

  一个更近的中国已经出现在了日本面前。不再专注政治文化以后,市民间的交往、经济方面的交流,也产生出无数的新问题。旧的方法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新的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方法还在逐步形成中,日本媒体在发表中国方面的报道时,因此会显示出某种摇摆来。

  山田(银行职员,在中国工作近30年)

  30年前中国还很贫困,日本已经是个富有的国家,在战争问题上,当时很多日本人还对日本侵华有着很清晰的记忆,在中国面前有种赎罪意识。30年过去以后,中国也富强了,那种经济上的差别已经缩小了许多,同时对华有赎罪感的日本人已经离开了经济一线工作。

  经济差别的缩小,让日本对中国的看法也有了新的转变。

  加藤嘉一(日本“八零后”,现为北京大学留学生)

  从古代直到20世纪末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国家实力一向是不均衡的,两国人面对彼此的心态也一直是不平衡的。

  21世纪初的今天,时代变了。中日进入前所未有的“两强”时代。中国人正在谋求发展,越来越自信了。日本人也正在维持现状,甚至谋求政治方面的强大。

  在中国崛起的背后,日本人一方面感到焦虑,甚至自卑,但同时也使劲与中国对着干。两国实力对比与人民的心态正在展开前所未有的“碰撞”。这是深刻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考虑到这一点,就没法理解日本人的中国观,更没法理解中国人的日本观。

  中日两国政府与人民的相互认知是需要“建构”和“管理”的。在相互认知的问题上,一方简单期待对方改善观念是错误,也不现实,认知永远是相互的,问题的产生永远是相互的,其处理更是相互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