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包干中走出“农村经纪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09:23  城市晚报
大包干中走出“农村经纪人”(图)
丰收带来的喜悦。(资料图片)

  ■记者骆家烨/报道

  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

  经历了中国三十年的巨变,

  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

  承受着改革开放的喜怒哀愁……

  从饥饿到富足,从种地到经营。30年里,作为国内出产商品粮最多的省份之一,吉林农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农民老沙的故事要从1982年说起。

  上世纪80年代

  包产到户

  从饥饿过渡到温饱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这个被世人称之为第1个“中央1号文件”的会议纪要,第一次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于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变革开始了。

  “这个政策是当年就落实到咱吉林的。从那以后就好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打那开始,俺们吃上了饱饭。”30年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河湾乡后鸭二社村民沙志明,在回忆起当初发生的事情时仍激动不已。

  “原来就是大帮轰,口粮不够吃,还要吃返销粮,困难时连粥都喝不上。当时我才十几岁,家里做顿粥,娘把上面的米汤喝掉,剩下干点儿的给我们吃。”的确,不光是沙志明,饥饿应该是很多国人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按照该村部分老干部的回忆,那时候一公顷地顶天也就能打3000公斤苞米。还不到如今的一半,当然,除了当时的技术、品种不行外,主要原因还是大多数社员种地没有积极性,出工不出力。为什么?包产到户前,社员都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男的一年能挣3000分,女的能挣1000分。年景好的时候一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年干下来,多说也只能挣500来块钱。“年景不好的时候,干一年还倒欠队里的钱。”

  “现在一个人干那时两个人的活。包产到户那年,我家9口人分了十多亩地,终于可以吃饱了。年终一算账,手里还有了余钱。我一高兴,就去长春买了台收音机回来。中国不搞改革开放真不行啊!就说去年,还不是最好的年景,我家还净剩6万多元呢。”沙志明说。

  上世纪90年代

  守土、进城

  传统农民出现分流

  包产到户让普通农民实现了饥饿到温饱的过渡。然而,伴随着生产资料成本的不断增加,守土种地却并没有让这些农民过上真正富足的生活。

  在沙志明的账本上,化肥,一亩地花费从去年的120元涨到了今年的300元;农药,一亩地的花费从去年的20元涨到了今年的40元;由于柴油价格上涨,收割机的费用,一亩地的花费也从去年的40元涨到了50元。而这个涨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最明显。

  沙志明和其他农民当时都认为———呆在土地上只有穷死,指望种粮赚钱,没戏!

  想赚钱,出去打工。于是,1990年以后,“空壳村”在吉林大地乃至全国都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了,老人和妇女成了种地的主力。

  据统计,作为劳务输出大乡——榆树市光明乡,仅2002年外出打工者就有1万多人。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对形势的看法也有一百个不同。在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的同时,记者了解到,守土也并非无利可图。

  在光明乡,当地各级干部就利用土地有偿流转,引导守土农民成立了65个合作社,8000多农民分别加入不同的合作社,种植高油大豆、烤烟、药材、香瓜和专用玉米等。这些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从产到销一条龙服务,到2003年,光明乡农民在本乡储蓄存款已达2300万元,有60%农民住进了新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