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于芬讨债:触及体制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5:35  新民晚报

  于芬检举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侵占奖金一事喧嚣已久。表面看,这似乎是两位湖北“铁娘子”之间的PK,实际上“于芬讨债”事件已深深触及了中国体育体制之痛。

  今天的于芬,有点像2年前的艾冬梅,她们都是一个人挑战一股势力、一种体制,不同的是,于芬还没有沦落到为谋生而讨债的地步。可以断言,于芬之所以能够赢得那么多人的支持,并非因为她是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因为她身上有一种勇敢的力量,敢于向不合理的制度发起挑战。

  回首中国体坛近十余年往事,“奖金事件”已经发生了多起:10多年前,中国羽毛球队李永波与李矛之争归根到底还不是因奖金而起的吗?结果是随着国家乒羽中心的“盖棺定论”,一切不了了之,李矛只能背井离乡;后来,中国体坛又发生了“马家军队员集体出走”事件,结果是马俊仁与王军霞分道扬镳。几年前,曾经的奥运会金牌田径教练王德显与孙英杰的奖金风波又震惊国内外体坛。这些孤立的事件,乍看上去仅仅是一起起奖金分配不均或者被侵占的事件,但其背后却是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下矛盾的一次次爆发。

  前不久,在采访于芬讨债的时候,一位中国足球队运动员给记者打来电话聊了起来:“拖欠工资、克扣奖金,这对于中国足球运动员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我们靠足球吃饭,哪敢得罪俱乐部,除非不想踢球了,才敢向俱乐部讨债。”显然,这些问题由来已久,而且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这个圈子存在着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事放在足球圈里根本就不算是新闻。你可以随便问问,哪个教练、队员没经历过被俱乐部克扣奖金的事呀。只是这事放在了国家跳水队里,感觉好像比较稀奇。当然,跳水队与足球俱乐部有所不同,前者是计划体制之下的奖金分配,后者则是市场经济”。

  这位足球队员的话,也让记者想起了几年前采访“孙英杰奖金风波”时遇到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当时,一位自称是孙英杰队友的人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诚恳而动情地说:“真得非常感谢你们媒体,这些年来哪个队哪个队员没有被克扣过奖金啊,可是我们哪里敢去说啊?”

  在这种潜规则之下,不要说是教练侵吞、克扣运动员奖金的现象不在少数,就是国家队侵占地方省市队教练奖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为长久以来的奥运会选拔机制让国家队教练有着相当大的权力,如果哪个省市的运动员想参加奥运会,除了成绩要过硬外,还要看国家队教练的脸色。因为能进入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实力水平都很接近,就看谁更幸运地能拿到奥运会的入场券。正因如此,很少有地方运动队的教练敢向国家队索要被克扣的奖金。就像很多地方教练员所说,上头克扣地方教练的奖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权当是送队员进国家队的礼钱了。

  那么,为何于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周继红、与国家游泳管理中心叫板呢?一位业内人士给出了答案:“于芬的情况不同,于芬目前所在的清华跳水队是新体制,不受全运会、奥运会这些政绩工程的约束和限制,所以她大可不必担心会遭到中国跳水队和游泳中心的‘封杀’,而且对于于芬来说,她还有一个‘杀手锏’,把她逼急了她可以率队离开中国,代表其他国家参加比赛,像她这种资历去国外执教是很受欢迎的。”

  在和于芬面对面的采访中,于芬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颇深:追回自己不知所踪的数百万元奖金不是根本目的,自己只想弄清楚,什么人在操纵中国跳水队的奖金发放程序,为什么疑点如此之多的程序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近10年。可以说,也正是因为如此,“于芬讨债”事件成为奥运会之后中国体坛最受关注的一件大事……(晓光)(更多内容请看最新一期《新民周刊》)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