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支医疗队进入新华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0:36  生活新报

  灾区最缺的

  仍是住和吃

  这里需要的救助远比人们的想象要多。直到昨天,新华村大关山上的临时居民安置点,基本上仍是一无所有,除了满地堆积的锅碗瓢盆,除了简易帐篷下那些的拥挤而混乱的人群。救援物资要想抵达这里,依然是那么困难。

  走8小时背物资

  和上星期相比,现在新华村的降雨已经小了很多,尽管如此,村民仍不敢随便回家,坐落在山脚下的村落在他们看来依然危如累卵。前日,村民们回家搬了两次东西,昨天一大早,他们又进行新一轮的抢救。

  一位村民告诉我们,她很想离开这里,但又不知道去哪,谈到零星赶来的救援人员和媒体,她说:“感谢你们来救命!”大关山上的临时安置点稍显混乱,村民更多的是自救,运送救灾物资,都是村民自己徒步到哀牢山景东县境内的徐家坝背运,这段路程普通人不间断的行走需要8个小时。

  大路边村民小组的老人说,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见多这么大的泥石流。事实上,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大灾难。

  现在这个临时安置点中所有人的每一餐都十分简单:干燥的米饭和一大锅土豆伴萝卜汤,没有任何佐料,还有一个下饭的也是腌制萝卜丝。

  第一支医疗队进入

  村民们按五个小组住在5个帐篷区里,帐篷的支架就是山上的树木,因为这里是斜坡,帐篷顶部呈三角椎形,里面凌乱地摆着村民们从山下背来的粮食和简陋的家什。

  前日晚上18时40分左右,楚雄市鹿城镇武装部的一只21人民兵队伍徒步9小时运来了9顶帐篷,但帐篷的使用似乎还没有到位,里边没有床,没有棉被,草地也是湿漉漉的,帐篷在前晚基本上只是用来摆放东西。

  继民兵队伍之后,楚雄市的一支医疗队也徒步走了进来,这里有5人重伤,16人轻伤,但死亡人数达到15人,并有39人失踪。昨日,医疗队员们将没有用完的常用药品留在村民们栖身的帐篷内,医务人员则随民兵们撤走。

  很多人没地方睡

  前夜的大关山还偶尔下阵小雨,山上的气温非常低。在没有电源来照明的情况下,灾民们只能砍来潮湿的灌木当作柴禾点起燃后,解决取暖和照明问题。火星子在山风的吹袭下漫天飞舞,呛人的烟雾弥漫在低矮潮湿的帐篷里久久不能散去。

  虽然帐篷一般以一两户人为单位建一个,但因为人数众多,并且帐篷里挤进了不少从山外开进来的救援人员,人们不得不男男女女围在篝火旁穿着衣服席地而卧。还有一些人则只能坐在篝火旁,在烟熏引起的咳嗽声中打个盹儿便迷迷糊糊地到天明。这里用水非常缺乏,生活用水得靠村民们下到箐沟中背上山来。因此,只能保证煮饭和饮用。

  稿件用短信发回

  昨日见报的稿件我们是在森林中用手机发送回来的,因为只有那里有信号,我们担心说话太多而耗费太多电池,因为这里没有电。我们在篝火旁边蹲坐了一个晚上,一直在商讨是不是应该走出去。

  为了度过漫漫长夜,一些人开始煮土豆吃。有的客人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双脚淋在雨里,而又的客人醒来后却发现,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床被子。

  昨天早上8点,我们和民兵队伍以及几名医疗人员出发,穿过哀牢山的原始森林抵达了景东县城县内的徐家坝,在民兵的带领下,我们走了8个小时。这里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且荆棘丛生,滑坡的痕迹随处可见、一路上见到成批的灾民从徐家坝背运帐篷、大米等返回。

  楚雄市的政府人员介绍,要等到这里的帐篷都搭建好后,他们才考虑撤离。

  目前的事实是,如果太多人跑到这里,只会徒增灾民的负担,灾民最需要的,仍是住和吃。

  首席记者 赵传灯 本报记者 刘木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泥石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