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年还有人质疑拍卖是不是贩卖国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2:08  海峡都市报
当年还有人质疑拍卖是不是贩卖国宝(图)
这场拍卖会让福州人开了眼界(资料图片)

  13年前,福州的一场书画古玩拍卖会,花费了数月时间,跑了好几个部门盖章,才得以举办

  本报记者张伟林丹

  如今,艺术品投资早已是社会大热门,电视电台报纸争相开办鉴宝栏目,一本《马未都说收藏》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谁能想到,13年前,福州的一场书画古玩拍卖会,却花费了数月时间,跑了好几个部门盖章,才得以举办,当时,社会上还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贩卖国宝”。当年的拍卖师黄桂华,如今已是省拍卖行的副总经理,他摆出一摞老照片,都是那场拍卖会的留影。

  拍卖师“行头”专门从香港买

  1995年10月30日下午2点,在温泉大饭店,福州人开了眼界,“福建省首届中国书画古玩拍卖会”在这里举行,198件各个历史时期的“宝贝”在一声声的落槌中,变成真金白银。

  举办这次拍卖会的是刚成立一年多的省拍卖行。改革开放之初,福建沿海罚没了大量走私物品,将其变现后上缴国库,是当时拍卖行的重要任务。

  拍卖行的业务马上像滚雪球一样壮大了,艺术品的拍卖提上了日程。

  当年,省拍卖行还是出了大手笔,他们把征集来的198件拍品运到香港展览,轰动一时。“之前只有北京两家合资拍卖行在香港做过展览,在国有拍卖行中,我们是第一家。”黄桂华说,就在香港展览中,一个港商在齐白石的《拈花微笑》前站了40分钟,后来以15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拍走。

  香港之行,黄桂华还有一个大收获。他花两千块钱,买了一套西装,这是专门为拍卖会添置的“行头”,“相当于我四五个月工资”。拍卖会那天,他穿黑色西装,系领结,上衣口袋里还叠着一块白手帕,这身装束在当时很是新潮。

  当年拿画拍卖不敢告诉家人

  65岁的郑祖斌如今是省内颇有名气的画梅高手。当年拍卖会上,他的一幅梅花图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也算个不大不小的“重磅炸弹”。

  “当时完全不清楚什么叫拍卖,只知道是把画拿出来公开估价。那年我刚在北京办完画展,也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被市场认可。”郑祖斌去省拍卖行接洽,对方要求先交1000元保证金,“当时就咯噔了一下,万一没拍出去,这钱就算打水漂了?”最终还是交了。拍卖会那天,郑祖斌提前到场,在后排坐下,眼见着流拍了好几幅画,“我心里没底了”。自己的画上场了,起拍价5000元,很快就有人应价,最后以2.2万元成交。

  郑祖斌回家后,也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过了一周,省拍卖行通知他去领钱。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