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攻坚 四川瞄准统筹城乡发展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对全省在新起点上的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部署。

  30年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拉开序幕的。四川,正是当时全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时隔30年,出台这个《决定》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决定》中的部署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决定》起草人之一、省委农办副主任杨新元。

  “统筹城乡”作主题 有里程碑意义

  成都商报:为什么要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决定》的主题,其意义何在?

  杨新元:我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农村发展体制性障碍、破解“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通过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一二三产业互动和城乡经济相融改变我省农村发展水平不足、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妙方良策,更是以“三化”联动推进、加速全省“两个加快”进程的战略决策。

  在指导思想中,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了《决定》的主题,其目的在于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方略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到各项工作中,以此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进而带动农村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促进农村和谐,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新的局面。这既符合中央关于“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精神,又体现了省委“两个加快”和推动农业发展上台阶的需要,也是近几年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说是继30年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农村又一重大改革,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决定》的主题、核心精神,对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四年迈上新台阶 加快形成“新格局”

  成都商报:怎样理解《决定》中2012年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六个“上台阶”?

  杨新元:在目标任务中,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明确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2012年实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主要标志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和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包括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增收六个上台阶。

  这六个上台阶,都是经济方面的,突出了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强化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目标,我个人理解,这体现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四川省农村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上台阶,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将为全省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条件。

  成都商报:“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8%以上,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目标合理性和挑战分别在哪里?

  杨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8%以上”的提出,既分析了前几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水平和在全国排位的变化情况,又考虑到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全国各省区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各种可能。应当说,这一目标既令人振奋,但也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几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去年的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593元,在全国排第21位,要“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就必须要在近几年内以更快的增长幅度赶超排位在前、发展水平较高的兄弟省市。为此,我们必须知难而进,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加倍努力以实现既定目标。

  成都商报:《决定》在部署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时特别提出“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这一部署?

  杨新元: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我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我省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传统基础和比较优势。因此,《决定》提出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自求平衡的基础上,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调整结构、增加效益的突破口,加快规划实施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林竹、烟叶、蚕桑、花卉、生物能源等“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同时,要加快发展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我省是生猪大省,生猪出栏和猪肉外销、出口长期居全国第一。以正在推进现代畜牧业试点的三个市和整个丘陵地区为重点,继续着力搞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切实抓好疫病防控,加快开发生猪产品系列加工和精深加工,把“川猪”品牌做大做响。

  成都商报:《决定》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第四大点突出表述。是否意味着这一工作对四川具有特别的意义?

  杨新元: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关系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农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制约我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放在水利、道路、农田改造、农机等方面。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4%,水利工程设计灌面中还有966万亩未配套,现有病险水库2899座,直接威胁下游人口、耕地的防洪安全。全省尚有1796个乡未通油(水泥)路,24690个村不通公路;尚有无电村4000多个,涉及30多万农户。“5·12”地震又使重灾区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全省因地震灾害受损水库1997座、渠道1.25公里,受灾农田356万亩,损毁农田101.16万亩,毁坏农村户用沼气池51.8万口,损毁农业机械8.13万多台(套)。因此,《决定》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个重点突出表述。

  吸收成都经验

  推广成都做法

  成都商报: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前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省上是否吸收了成都的实践经验?

  杨新元:《决定》起草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既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也要从四川实际出发,总结推广好我省已有的成功经验。因此,《决定》对包括成都市在内的一些市州这些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功探索进行了充分吸纳,文件的起草过程中,多次邀请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参加修改,还邀请成都市部分县的领导同志参加讨论、提出修改意见。鉴于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有许多成功探索,《决定》在第二板块“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中充分吸纳了成都市的一些成功经验,还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文件的其他内容中,成都经验也都有所体现。

  成都商报:《决定》中提出,要分类推广成都的成功经验。能不能谈一下包括哪些方面?

  杨新元: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工作中有许多创新,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认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将分散于各部门、各层面的涉及城乡的规划统一起来,形成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从市到区县到乡镇村、城乡衔接一体的规划体系,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一盘棋、建设管理一张图。二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促进和正确引导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通过梯次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为城镇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带动服务业发展,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筹集了大量城乡建设和发展资金等。包括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成都一直都提出而且也确实体现了城乡统筹的理念,做得有特色,有成效。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对“三农”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城乡救助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增收、就业、医疗、社保和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五是坚持以城带乡,提高城镇承载吸纳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围绕提升城市对农村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在三个层面着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近郊的延伸配套建设,带动了周边郊区发展;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加快产业、要素和人口的聚集,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抓好重点城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目前,成都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初步呈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势头。

  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和借鉴。但是其他地方的情况跟成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推广成都的一些成功做法,同时各市州也分类推进了一些试点,应相互借鉴。 本报记者 李娅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