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同出实招改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07:54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用真心 动真情 下真功

  本报讯(记者 李化民 通讯员 谷盛明 刘月平)三年前,下岗工人徐利在大同市职业介绍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圆了老板梦。如今,他又帮助23名下岗工人再就业。像他这样实现再就业后,又倾心帮助下岗工人者在大同市就有80多名,开辟就业岗位不下3000个。大同市着力改善民生,产生链条效应。

  国以民兴,民以业重。近几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探讨、创新就业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以市职介中心为龙头,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网络,为广大求职者搭起了一座就业“金桥”,成为全国劳动力市场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试点市。目前,全市已建立15个劳动力市场、37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2个城乡就业服务工作站和6个农村就业服务工作站,并实现局域微机联网。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同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75万个,成功就业20.1万人,安置“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上万名,输出城乡劳动力12.5万人(次),仅今年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74万个,创业就业9701人,困难群众再就业4725人。

  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是社会稳定运行的“稳定器”。抓住了社会保障,就抓住了民生之依托。大同市财政支出和工作重心向困难群体、困难地区和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促使城乡救助体系实现从城市低保到农村低保,从最初单一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到实施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的救助。全市17.5万余城市低保对象、6.78万农村低保对象被纳入救助范围,近10万特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在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方面,所涉资金逐年提高,农村医疗救助县区覆盖率已达100%,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年保障资金已达3亿元;在教育救助上,为3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免除杂费,为近16万农村学生免除教科书费,为1.2万名农村贫困生提供生活补助;全市1.83万名“五保”对象,每人每年享受补助1200元,衣食有了基本保障。

  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公共服务等是人民生活的焦点。围绕这些焦点,作为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大同市,去年以来在城区积极推行家用环保型型煤改造,大刀阔斧地改造生产企业、医疗单位、服务行业的大型锅炉,强化监管二电厂、开发区药业企业污染源,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从而使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数在去年达到290天,退出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倒数前5名的行列,前移15位,一举摘掉污染城市“黑帽子”。今年有望达到295天。这是大同市以民生为重,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环保所取得的结果。

  建设宜居城市,让老百姓享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大同市委、市政府抓的一件大事。去年以来,以9项内容为主的“惠民工程”全面实施。投资1000万元对37条小街小巷配套改造;在8条街巷和10个十字路口安装590套新型节能路灯和8种168套景观照明灯;投资200万元改扩建12座水冲式公厕;投资1046万元新置垃圾清理设备以及对公交车进行更新,对天然气进行置换……特别是这个市今年投资10多亿元,对市区5条主干道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及配套拆迁,将还古城风貌,再现历史名城风韵,彻底改观“年年修路路不平、年年栽花花不活”状况。

  占地面积为400公顷的御河生态园,成了大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犹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让大同百姓为之自豪。10月17日清晨,记者漫步生态园,在刚刚跳完健身舞的人群中,一位名叫马巧莲的老人十分感慨地说:“伴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