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名金融理财师的个人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12:08  三联生活周刊
一名金融理财师的个人问题
张荣辉

  讲述:张荣辉

  职位: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西单理财中心主任、首席金融理财师

  大牛市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在预期未来将要扩张的消费之中,熊市就把很多潜在的消费行为给扼杀了,把很多中产者的美梦给摧毁了。

  主笔◎朱文轶 实习记者◎徐菁菁

  有了房子与车子

  可以说我是因为2006、2007年的大牛市真正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我既是从业者,是资本市场的追随者,也是市场的受益者,当然现在又是煎熬者。

  我在30岁左右遇到了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先是结婚,再是从部队转业,接着生孩子,人生的几件大事被紧凑地安排在了一起。我1999年从部队转业,就遇到了最急迫的住房问题。转业后,原先在部队的房子也倒出来,上交了,新到的单位工商银行,房改已经启动,银行福利分房的一批受益者大概在1998年左右分完了最后一批单位房。这样,我刚就业就完全失去了住房。当时还是亲戚帮忙找到两间平房先住着,小孩2000年出生都是在租的平房里。

  2000年底,被逼得没办法了,只有考虑买房了。银行的收入体现在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部门,我从部队转业是正营职,做的却是银行最低级的工作,就是出纳、点钱、拎包送钱。在我看来,这是一种80%体力,15%技能,5%责任的工作,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我当时的收入就是2000块钱多一点,我爱人也是这水平。我记得1999年冬天,我们在丰台区看到一处商品房,每平方米3600多元,两口子就站着看半天,天下着雪。我就心想,1998年我们结完婚,手头什么都凑起来也就几万块闲钱,100平方米的房子要30多万元,以我们当时的收入怎么可能买得起。

  办完按揭后,我从“无产者”成了“有产者”,但房贷支出却成了我最大的负担和压力。我办的是18年期的贷款,按揭最初三年的压力大啊,一个月还款整整占了家庭总收入的一半。当时,职业前景是另一个让人忧虑的地方,我刚转业,又是到银行这样专业性相对高的单位,自己要面临怎么尽快从外行变内行的转变,我可不想在出纳的位置上干一辈子。想了很久,决定在“人大”读金融学的在职研究生。这个费用也要3万块钱,尽管家里钱缺得厉害,还是咬咬牙交了。当时我的家庭不说入不敷出,也绝对没有任何盈余,一年的收入全部消费完了,大的消费根本不敢想。打车、上饭馆的机会是极少极少。

  我从事的行业让我人生的困局发生了转折。对我来说,后来让我资产增幅比较大的,实际上就是两方面:一是金融业这几年的发展,普遍薪资都有较大的提升。我2002年把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考过了,开始接触理财业务。2003年在工行虽然业务方面已经有些影响了,但想到升职也不容易,升职不容易薪水提升就难。到2004年,我从工行辞职,投简历到光大银行。从工行跳槽到光大,收入提高了百分之七八十;二是证券市场的资产增值。2003年,我在给客户做投资的过程中,自己也开始做投资,我是紧紧抓住了2006、2007年股市大好的这次机会。这两条腿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薪资收入上来了;另一方面,到2003年之后,很多开支没了,我的教育支出没了。小孩的开支处于平稳阶段,也没到上学年龄,最大的一块房贷虽然没变,但双方的收入都增长了,还是有了不少积蓄。我把储蓄下来的钱,从2003年开始就逐渐加到投资里。

  一开始还是比较谨慎,2007年“5·30”之前,我当时认为市场已经看不懂了,涨成这样,真觉得后市很让人害怕,我就把基金和股票里的钱都出来了。因为上班交通问题,考虑买车已经很长时间了,当时是想用这钱买辆20万元左右的车,在同价位各个品牌之间比较了很久。

  结果,这次逃顶逃得很准,随后不久就是“5·30”暴跌,6月中旬不到,我觉得市场跌得差不多了,基金净值也下了不少,我就拿打算买车的钱又买进去了,市场果然还真就修复了“5·30”的跌幅,我出来的40万元正好抄了一个底,到6月份结束,这40万又整整多赚出来20万元。现在想,这完全是偶然碰上了,既是直觉,也是运气。我就把买车的预算增加了一倍,由20万变成40万元,买了一辆奥迪A6。当中产阶层从市场里赚了钱,他肯定消费的胆子就大了,如果说我那40万元进去,赔了20万元,可能我就会买个10万元左右的车了。

  学校与孩子

  一件事解决了,就有另外的事。

  2006年,有了一些资产性收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了我这一年的大事。幸亏股市上赚了钱,不然,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替孩子选择这个。

  子女教育很早就是我心里的一个包袱。从2003年从事理财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接触财富状况和社会资源更好的人,也了解到他们花费在子女身上的心血,和为子女做的选择。经过多年的积累,认识的客户很多了,比较熟的都有几百人,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做业务中信任是最重要的,信任就要把自己的苦恼、得失跟别人交流,客户也给我很多建议。时间长了,和有些客户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会跟我交流一些东西,这些观念就会深深地影响到我。

  我的房子买在丰台,按区划分,我的孩子应该在“丰台一小”念小学。有一次跟一个客户私下聊起“择校”这个事,他对我说,他认识海淀实验小学的人,能够托关系把我的小孩介绍过去。跨区转学,要交3万块钱赞助费,这笔钱跟现在比算低的,但是没有关系和适当的渠道,你就是交5万块钱,想进也进不了。这当然是个机会,但2006年7、8月份,我在股市里的收益还算不上很丰厚,毕竟起步的资金有限。因此,为了这3万块钱,我权衡了很多,最后决定手上既然有这钱,能够支付起这笔投资,那么,为了小孩,就支付吧。现在我也没法知道,这笔钱该不该花值不值得花,它就是人生的一个选择。

  我肯定是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孩子上小学要择校,还要报各种各样的班。从内心说,我一直觉得每周就两天休息,用来上那么多班对孩子来说是种折磨,但是大势所趋,你不随大流不行,担心孩子掉队。我觉得这也是中产阶层的一个普遍问题。第一他有点资产了,觉得有这部分财力能支持孩子更好的教育;第二在社会活动力上,他又多少有一点社会关系,这时候,他肯定要做选择了,他会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财力为子女争取好的教育资源。如果力不能及,他当然也想都不用想了。我觉得,这就是中产阶层的烦恼,有些事情他能做,但又要踮着脚尖做,很累啊。

  为了小孩上学,我们全家搬到了海淀区,在那儿租了套房子,从2006年就一直住在那里。教育这块支出在我的家庭财务结构里占了很大一块,我们3口之家,孩子的花费跟我们夫妻俩基本上是三足鼎立了。尽管现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了,学费省了,但其他支出多得多了。我给孩子报了一个“奥数”班,这算是很少的了。我的一个朋友,孩子跟我的小孩一个年级,他给小孩报了三个班,周日从上午9点一直上到晚上,上午“奥数”,下午上乐器,晚上上英语课。我现在也打算,给他报个体育方面的。这样的一个班一学期,要交2000元左右的学费,一周就两小时。

  2006下半年,股市继续一路上扬。当时我的资产已经翻番,给孩子花钱也更不心疼了。另外,认为赚了些钱,就想再贷款买套房,因为孩子在海淀读书。但买房的需求毕竟不是特别急迫,股市又仍然高歌猛进,我就权衡了半天,是拿出来买房好,还是继续入在股市好。我当时认为市场还有行情,买完房子,资金就失去流动性了,我放在股市里既然还能有收益,还可以随时兑现出来,反复思考,最终放弃了买房的计划。其实当时我爱人还老劝我,说市场不可能一直这么好,能罢手就罢手。我总觉得自己是专业人士,这上面还是听我的意见。现在回想,还是旁观者清啊。

  2007年牛市进入尾声,但我的收益率保持得还是不错。这年底,我给在哈尔滨的父母寄去了10万块钱,给他们在哈尔滨买了套房子。

  惨烈的缩水

  说实话,我们做这一行的,也是靠天吃饭,对于牛熊市交替,对于经济周期,应该说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但是对于今年市场的这种变化,没人见过。在这个行业里,99%的人没预见过市场有这么惨烈。我在2007年底时候,跟几个业内朋友一起交流,说这个市场从高点跌个30%,我们从心里都是能承受的。我当时也跟客户们都说了,我对今年市场预期的两点基本看法:一是降低收益目标,定位在10%到15%就差不多了;二是要调整投资的资产配置,把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降低规模。原先打新股的理财产品肯定不可能在这一年特别风光了,要做一些保本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但是专业投资人也会犯错误,我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自己意识到了,说到了,但在内心深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宏观调控累次加息,CPI不断上涨,国家调控的压势很明显了,这是常识。但在当时人人喊着8000点、1万点的时候,却没按操作纪律和基本原则去做。随着市场的疯狂,市场越涨,人的情绪越高涨,人的信心也就越足,投到股市和基金市场里的钱就越多。我自己也是,刚开始,30%的钱,后来就不断地加,每月的薪水不断往里入,收益也不套现,全部继续选择分红再投资,不断累积。最多的时候,我95%的钱都在市场里。

  不断下跌中,我又始终对市场抱有一丝侥幸,以为市场触底了,会转好的,4000点觉得有希望了,3000点觉得该转好了,2000点认为不应该再跌了,市场却让我们的期望一次次落空。

  我1999年到金融行业,除了2004年有过一个小高潮,市场一直是小牛大熊的状态,但是上次熊市总的来说是一个缓慢的状态,很多人也受了损失,但是一点一点下来的,而且当时理财观念的普及远比不上经过这轮牛市后的深入人心。这次不同,很多家庭把国债拿出来排队买基金,结果,市场飞流直下,对人的心理冲击是相当巨大的。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和我的客户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资产缩水在30%到50%。

  我从今年5月中下旬之后也跟客户实在地说,后段的市场我们也看不清了,真的看不清了。有时候,你硬壮着胆子打肿脸充胖子说,我就认为市场会好起来,我心里也许在给自己信心,但嘴上没法说。我这时候,也说服自己了,该认赔就得认赔了,必须要从激进型的股票型基金中撤出一部分资金来,降低高风险投资比例。对于已经发生的投资损失,只能说承受不了也得承受,给未来留点种子吧。

  把自己的伤口掩盖起来

  今年资本市场不好,券商佣金收入锐减,银行要改变传统的理财产品设计思路,要适应市场形式,在产品开发上,都要做180度的调整。2007年打新股,跟A股市场挂钩的产品,基本上销声匿迹了,现在做的都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这些理财产品在那两年是根本没有市场的,现在的购买量自然也少,这样像我们从事理财投资的专业人员肯定面临考验。

  现在从个人来说,我的资产收入基本没有了,收入大幅减少,但家庭开支和税收负担没有缩减,心理压力明显重了。不过总的来说,去年我的消费支出和现在比,实际影响面不太大。我在投资方面的收入在2006和2007年应该算是增得比较多,都在100%以上,因为这个增长来得特别迅速,实际上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并没有急剧地跟着收入的增高而一下子膨胀。那辆奥迪,是这几年支出最大一项了,其他基本还是回到银行储蓄里。这可能也是中国人的习惯,从收入增长到消费同比例增长有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不会是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大牛市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在预期未来将要扩张的消费之中,熊市就把很多潜在的消费行为给扼杀了,把很多中产者的美梦给摧毁了。

  我相信,我自己就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跟我一样,2007年有很多预期,我想好好休个假,一家人出国旅游,假如好行情持续到现在,这些肯定都会实现了。

  我还有个人的梦想。我在行情好的时候一直有一个计划,通过投资赚钱,自己设立一个小型的基金,还不是做私募的概念。我的一些客户里有一些热衷于慈善的知名人士,他们每年都拿出一部分钱捐出去,后来我就跟他们商量:“咱们用不着捐,咱们把这些钱放在一起,去注册一个慈善基金,然后我们共同来管理,从每年的收益里,拿出一部分搞些公益活动,赞助一些贫困学生,我们自己赚自己花,自己对这些慈善经费的流向也有个全程的掌握。”另外,我的想法是,通过投资形成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大家每个季度因为基金会聚在一起,既是投资交流,也是交际平台。去年和前年,我帮很多客户挣了好几百万元,还有一些周边客户大概二三十人,我们就这事谈了好几次,大家也都同意,觉得从利润里拿一部分就凑个几百万元规模的小型基金来做这个事情没问题。当时几个人已经有一个草拟的预案了,打算2008、2009年就做起来,但是这个设想随着股市的急转直下,也完全破灭了。所有人的心情都很糟糕。

  现在的时刻,对我们是一种煎熬,压力非常大,这种感觉是非业内人士体会不了的。我很多同行都跟我说自己快得抑郁症了。也有一些客户因为理财顾问的推荐购买了某个基金遭受损失,找到银行,找顾问去闹。很多客户都是在高点进的,现在肯定伤痕累累,我的压力是要跟客户去沟通,他们毕竟受伤了。我虽然也受伤了,我要把自己的伤口掩盖起来,说“我不在乎”,也要尽量让客户对自己的伤口有信心,让他们相信伤口有一天会愈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股市 楼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