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24载! 荒地上崛起现代化城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09:51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李淑丽)

  由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所衍生的河北省惟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环渤海经济隆起带。

  秦皇岛是一座与伟人有缘的城市,秦始皇、魏武帝、唐太宗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5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著名词章《浪淘沙·北戴河》让她名扬天下;而3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又将这座海滨城市推向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是沐浴着这股春风,1984年10月,河北省惟一的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了。

  时光荏苒,如今经过24年风雨洗礼的开发区,已不再是当年的荒凉模样,曾经仅有稀疏树木的农田与荒野,变成了路网纵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区;经济总量也由原来的“可以忽略不计”成为了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走进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就会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力量无所不在。

  从一张白纸到蓝图构成

  “24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秦皇岛开发区却是一段不同寻常岁月……”提起开发区变化,原秦皇岛市市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任管委会主任顾二熊发出感慨。

  1984年10月,大小汤河之间的1.9平方公里土地被国务院批准为设立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址,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和优惠办法,致力于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开发区起步时这里只是一片黄土地,周边有些树木和荒草……”开发区审批文件的起草人之一、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赵云栋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样子。

  1985年4月25日,破土动工的机器轰鸣声惊醒了大小汤河之间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拉开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然而起步是艰难的。开发区依托的母城秦皇岛城市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加上资金的匮乏,人才的短缺,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而最大的难题是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开发区应该怎么搞,谁也没有经验……”今年已66岁的顾老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改革开放的势头锐不可挡。秦皇岛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实验区,开发区作为这个实验区里的一块试验田,必须闯出一条路来,闯错了没关系,总得向前闯。”

  开发区确定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积累、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思路,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和9300万元贷款,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采取包片开发、垫资开发、融资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征程。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1987年成立的,这之前的近3个年头,最初成立的“秦皇岛市白塔岭建设开发公司”和“秦皇岛市建设委员会白塔岭开发区办公室”从0.62平方公里土地起步,进行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和基础建设工作,并在1987年实现了“七通一平”(通:路、雨、污、水、电、汽、讯,平:平整土地),并建成了7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使开发区具备了摆放项目的条件,这一时期引起了7个外商投资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凉到繁荣,开发区每年都有新气象、新变化、新发展……”顾老说开发区的发展令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24年过去,秦皇岛开发区已成为总规划控制面积达56.72平方公里,集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省级软件产业基地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园区。开发区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占全市的比重都在70%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将近一半,成为秦皇岛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全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窗口和龙头。

  招商引资:永远不变的真诚

  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开发区工业区里,华燕邦迪有限公司(由秦皇岛华燕钢管技术开发总公司与澳大利亚邦迪制管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外观已不再显眼,而1985年这家以生产汽车和冰箱导管为主的外资企业的进入,却是秦皇岛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秦皇岛开发区工业企业诞生的标志。“是秦皇岛政府优越的招商条件、勇于创新的魄力和诚信真诚的服务理念打动了对方,才使已考察了天津和南方一些城市的邦迪公司最终落户在秦皇岛。”提起当年的往事,时任中方谈判代表之一的李蕴琴女士(现任TI集团中国高级审计师)仍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1987年投产的邦迪在当时的开发区一枝独秀,是秦皇岛的明星企业利税大户,产品销售异常火爆,“每天公司门口都排着一队,产品刚一下线就立刻被买家拉走。”李蕴琴回忆说。

  但邦迪公司1992年起逐渐陷入了困境,1995年进入了严重危机。这时,秦皇岛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及时向邦迪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采取强有力的扶商政策,使邦迪公司在1996年就扭亏为盈,步上了顺利发展道路。

  20多年过去了,邦迪公司被人们誉为开发区的一棵“常青树”。“提起公司的发展,邦迪公司的股东们都非常感恩,所以他们都有一个理念,要用邦迪公司在中国产生的利润,在中国继续投资再发展。”李蕴琴说。

  24年,开发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奋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开发区招商、扶商、富商、亲商的真诚从未改变。从建区之初开发区人就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中外客商。在大力推进硬件建设,塑造优美丽环境、完善设施的同时,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了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后经常化服务三个服务体系,并在机关大力推行“全员、全身心、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五星级品牌服务,让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投资者享受到最便捷、最高效和最人性化的服务。

  正是这种至诚至真,高效便捷的服务,留住了一个又一个投资者匆忙的脚步,并使一个又一个投资者不断地追加了在秦投资。日本企业家阪口忠男不仅在开发区内兴建了阪口线材工业有限公司,还当起了“国际红娘”,在他的引荐下,小林百太郎、石桥宽等日本朋友很快在开发区投资2700多万美元建立了NPB轴承和石桥金网等企业。阪口忠男先生也因此成为秦皇岛市第一位“荣誉市民”。

  引人注目的富士康科技集团秦皇岛科技园项目,从接触到开工只用了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引进战略投资项目的新纪录。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这样评价说:“这里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是全国最有效率的地方。每次来到这里,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因秦皇岛开发区人的热情与真诚而改变了原定投资计划而落户在这片热土的例子还很多,如哈动力出海口基地、旭硝子汽车玻璃、科泰铸件等。截至2008年5月底,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知名公司以及中粮、中信、首钢、哈尔滨动力、富士康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金属压延、重型装备制造、玻璃建材、电子信息等几大产业集群。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篇

  “数据产业”集群的新蓝图

  24年是一段从少年到成年的路,目前已成为推动秦市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开发区,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往后该怎么走?这是开发区的领航者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对此,早在两年前,开发区就确定了建设“经济技术强区”和“和谐园区”两大目标,提出到2010年,全区GDP达到26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努力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京津冀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工贸易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基地和高附加值服务业承接基地;成为区域物流的重要枢纽、发展循环经济的样板,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

  目前勇于创新的开发区人又有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开发区要在秦皇岛构建我国第一个“数据产业”集群,引领我国“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展望未来,开发区管委主任胡英杰介绍说,经过多方探究,建立数据化产业基地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目前已经落户开发区的我国第一个数据产业园规划面积为4.6平方公里,启动区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区划分的初步构想将以地标性建筑“数据大厦”为中心,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功能配套服务、完善基地生活服务三大功能区。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如何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开发区人已经胸有成竹地拿出了他们的答案。

  ■读者记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开放的力量无所不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同样感觉到身边的变化无所不在。有心的你走进开发区会发现:园艺村的黄土地变成了漂亮的广场,孟营村的菜园附近建立了大型超市,杨庄户村北边的农田建起了高大的厂房,原来一处处旧村址变成了配套设施完备的崭新城市居民小区——“邵岭新村、铁庄新村、前进新村……”这样的小区名字越来越多。

  “现在的日子好了,来村里的商贩都多了……”说起生活的改变,杨庄户村村民的话语里都甜滋滋的。据读者杨绍华讲,长久以来耕田、栽种果树收入就是村民们的全部生活来源,因挣钱不容易村民以节俭出名。曾经,村庄安静而闭塞,甚至连走村串户兜售的商贩也很少光顾。然而,从2002年起,杨庄户人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杨庄户村进入了开发区的规划范围,整个村庄被卷入城市化的浪潮。如今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村口,村里不仅光顾的商贩多了,各种商铺也冒了出来。

  “改变最大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孟营村村民张洁说,原来的孟营村比邻市区,村民以种菜卖菜为主,生活并不贫困,但是居住环境却是“脏乱差”。后来因征地拆迁,张洁随村民们一同搬进了楼房,从此不必再起早贪黑种地了,“真是看哪哪干净,冬天也不用生炉子了……”。同时令失地农民感到心里有底的是,开发区并没有简单的“钱地两清”,而是在全国首创了“双创”模式,拿出专项资金,针对不同年龄的失地农民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对区内使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和农民自行创业、自主择业进行奖励,通过一项项贴心的政策措施引领失地农民向工商人员转变,让他们共同分享城市化的好处。

  就这样,张洁免费参加了家门口开办的电脑培训班,结业后在开发区政府的帮助下,成了春光铸造厂的一名文秘。后来,张洁因设计制作的产品竞标书效果好,在公司多次竞标中胜出,她已被提拔成了办公室主任。如今她和丈夫都有一份工作,每天生活的节奏和城市上班族没什么不一样。

  几年来,开发区累计投入8500多万元,帮助区内43个村的3万多名失地农民中的80%实现了再就业,失地农民由此增收超过6亿元,更多的失地农民踏实地过上了好日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