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什么是体育?很多人知道,体育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也有人会说体育就是奥运所提倡的重在参与精神。但这两个 口号本该一体,恐怕少有人知。
在我国,体育更多时候是一种职业的表现形式。而我国的所谓职业体育,是一种政府行为,现在虽有了商业味道,但 好多运动项目即使没有赞助,国家也会埋单。国外那种以体育为职业或相关产业活动,更多只是一种商业行为。比较而言,我 们的运动员更“职业”。
一味的职业化,催生不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奥运的理念是“重在参与”,而我们这里,参加运动会往往是国家培养的 运动员的专利,民间业余爱好体育的人士,往往被排斥门外。
细究起来,这种职业化发展的角度未必不是好事。从我国参加奥运会寥寥几次,但金牌和奖牌数量明显增长,说我们 是金牌大国,当不为过。可是,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不是用职业运动员的金牌堆起来的。
就像某些人为了展示起见,全身披金挂银,而银行里的存款寥寥无几。
今天,虽然街头巷尾出现了好多健身器材,但对于全民健身仍显不够。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体育方面存款确实不多。
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体制固然可以从尖子中选择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人,但这种机制其实很残酷。体育如此职业化的结 果,好多人必须把全部精力投入锻炼,而无法掌握应该掌握的社会技能。一旦因为身体条件或者伤病等原因退出这个职业,生 活将马上陷入困顿,比如艾冬梅等。另外,这种体制下,能出成绩又有几人?这种表面强盛的背后,隐藏着一种非常高的成本 。
民间业余体育活动不够丰富,而且不能与正规比赛接轨,无形之中额外增加成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体育的精神没有 在民间扎根。反观国外,超级胖子在锻炼减肥,但每天锻炼的普通人比例更高。这不完全因为经济基础较好,而是因为业余运 动理念已深入人心,体育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适逢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相信我们依然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甚至金牌总数拿到前几。但奥运会 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地组织青年参加体育运动,并以奥林匹克精神教育青年,促进相互了解,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 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要让奥运精神深入人心,仅靠举办运动会、建设各种体育场馆远远不够。观众需要锻炼,场上拼命者 需要休息,让更多观众进入体育馆,才是体育的真谛。
所以,为业余体育与业余体育选手开辟参与之路,才是让体育精神发扬光大的善举。要知道,奥运会是向所有希望挑 战的人发出的邀请,而不只是国家花钱打造的各种项目方面的“超人”。
□纪一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