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运十”是不是中国航空人的一个传奇?
在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的话题中,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实际上是一个深刻而又沉重的话题,至今也仍然在科技工作 者和网络中不停讨论。
那架至今停放在中国航空人脑海中的“运十”,实际上承载了中国科研决策体制和战略支柱产业模式改革的沉重话题 。从“运十”下马,到21年后大型飞机项目重新上马,这样的一个过程至少告诉我们两方面的道理。
一方面,任何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实现某种数量或者物质目标,而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决策体制,最终才能保 证持之以恒的改革成果。过去40年中,大飞机上马下马、再上马的过程,实际上是科研决策体系的重复与探索过程。如果缺 乏一套科学的决策体制,那么科研和产业投入都容易陷入拍脑袋的进程中,同时也会造成科学家和产业部门对决策体制的不信 任。哪怕是正确的决定,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现代化速度来源于历史性的补课,也来源于人们高涨的变革热情。人们似乎已经习惯 了在2-3年内就开花结果的中国速度。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大投入,甚至是短期内、一任内看不到成果的项目,则往往容 易变得浮躁或者失去耐性。大飞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大型飞机是中国战略安全的基本保证之一。对于任何一个新兴国家来说,市场的开放和体制的变革,并不意味着战略 产业的开放,更不意味着战略产业技术主导权的沦丧。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过去的30年时间中,尽管中国民用航空业飞速发展 ,市场日渐壮大,我们尝试过合作生产麦道飞机,也拥有了自己的伊尔76机队,但是作为一种战略运输工具,中国却一直缺 乏自己的大飞机。这种战略运输工具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中国在远程运输和多种延伸产业上的受制于人。而这种局限性,往往 需要更大的代价来补偿。
“运十”的决策过程,自然会有历史的结论。但是“运十”30年来经久不衰的话题显示,改革开放仍然有许多值得 我们总结的地方。30年后,我们的决策体制有没有形成科学性和耐性,这将是改革长期发展和深入进行的关键。随着改革开 放的深入,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成果也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改革的最终成果,不是一架飞机或者一种产业,而是中国 体制内最深刻的思想变迁。只有思想和体制的变革,才是改革持久前进的唯一动力。
历史不具备可重复性,我们也没法想象假如当年“运十”投产之后,中国的大飞机事业会走向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在 改革开放的回顾中,我们永远都有一些可以自豪的,也都会有一些值得遗憾的。当40年的大飞机研制决策又回到起点的时候 ,我们至少可以庆幸,只要发现了,就还不算晚。或许这也算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成果吧。□周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