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儿在“挎子”里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2:40  北京日报

  

女儿在“挎子”里的日子
插图:张淳

  昌平区百泉庄北京中心粮库 王士全

  1983年12月29日,我有了女儿。女儿三岁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该让孩子去托儿所学点东西了!可就是天天带她去托儿所是个麻烦事儿。”父亲在屋里踱着步子,说这话的时候闷头嘬着“牙花子”。

  我家住在公主坟,单位在西郊田村,单位有托儿所。其实,老早以前我就考虑怎么带女儿去托儿所的事了。“不难!到时我跟同事借个‘挎斗’带她上下班。”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挺美的,不像父亲想象得那么难。

  我那时在单位是木工,同事福田是个手巧的人,为了孩子上托儿所,他自己做了一个挎在自行车后轴上的木斗,每天带孩子上托儿所,我们木工班的哥们儿戏称为“挎子”,只不过这“挎子”不用烧油。

  要说那“挎子”结构并不复杂,但要把他琢磨出来,用现在的话说,还真得有点创新思维。先用角铁焊一个长方的架子,用来承载木斗,架子下面接上一根轴,一头连接自行车的后轴,一头连接支撑“挎斗”的车轱辘;怕把后轴掰折了,再用一根钢筋棍把车架子和自行车座子底下的三通螺丝连接上,那家伙!拐弯抹角,“挎子”的一体性,还真比摩托“挎子”差不到哪儿去。再说木斗,侧看高腰靴子状,分上下两部,下半部长方形,上半部是用合页连接下半部的梯形掀斗。把孩子放进斗里时,掀开斗盖然后再合上。顶部放上棉垫,冬天脚底下和腿上再放上两个暖水袋,比屋里的温度不差。翻斗的四面镶上玻璃,其中左侧面的玻璃可以推拉,孩子在斗里有什么事情推开玻璃拉门方便说话。孩子坐在里边,胸前还有一块翻板,上边可以放些玩具、吃的东西……

  我家孩子上托儿所时,正好福田的孩子该上学了。于是,我便早早地把他的“挎子”定了下来,“谁都别应,归我使了。”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女儿不再坐车斗子的时候,我把那车斗子卸下来,放在单位车间的后山墙下,上边苫上油毡……要是留到现在,兴许能算得上文物了呢。RB160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