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新的历史起点进发——写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召开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2:03  燕赵都市报

  新华社记者赵承、李斌、樊曦

  一个多月前,神舟七号搭载三名中国航天员,展开近乎完美的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国人漫步苍穹的飞天梦想。这,是广大航天人默默奉献、呕心沥血的又一伟大壮举;这,是中国人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回顾神舟七号研制的艰难历程,难抑心中的激动。他说,辉煌的成就振奋人心,太空探索任重道远。空间出舱活动的伟大实践,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将激励我们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持续提高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

  ■荣耀,属于中国人民

  五载光阴,三度跨越,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从中国人首次问天到首次漫步苍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在突破和跨越中,航天英雄们在不断创造着辉煌和荣耀。

  荣誉属于人民,祖国高于一切。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今天特意打上一条鲜艳的领带,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他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的伟大胜利,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航天英雄背后是无数无名的英雄。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综合集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军队各相关单位、地方各级政府,对神舟七号任务给予了大力支持。

  “祖国和人民都在注视我们”———这是航天人日夜奋战拼搏的“精神支柱”。

  正如首位太空漫步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所说:“虽然只身漫步在无垠太空,但有五星红旗与我同行,我感到祖国13亿人民与我同在,身上充满了无穷力量,义无反顾地坚定前行!”

  ■精心,方能铸就完美

  “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是人们对载人航天工程的评价。“近乎完美”是神七从太空成功返回后得到的赞誉。

  是什么帮助航天人完成近乎完美之旅?“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这是对载人航天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的最高标准。

  与神五、神六不同,神七飞船要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轨道舱需要改成气闸舱。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个全新的产品,需要重新做结构强度、振动、力学、热真空等各种试验。

  身为飞船副总设计师的潘腾还记得,第一次试验,因为轨道舱泄压用时超过任务要求,他到处翻书查资料,请来了全国各地真空方面的专家,“没日没夜地研究,一遍一遍地论证”。

  第二次试验,为了全过程真实模拟太空场景,尚志让科研人员借来航天员衣服上布料放进舱内,从食堂拿来米饭模拟航天员食品,买来尿不湿倒上水模拟航天员大小便,飞船工程师贾世锦还特意买了两个加湿器,模拟两名航天员呼吸出的水汽……

  ■梦想,从更高的起点飞翔

  常万全说,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神舟七号创造的辉煌,极大地鼓舞了航天人自主创新的勇气,坚定了再攀现代科技高峰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创航天伟业、图民族振兴的雄心壮志。

  神舟七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任务阶段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航天人:完成交会对接试验,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建立一座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这样说:“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迎接这样的挑战。”

  就在庆功大会召开之际,航天科研人员已经开始对神舟八号飞船初样船进行地面试验。在未来的两三年,我国将发射一枚名为“天宫一号”的目标飞行器,紧随其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三艘飞船将与之完成交会对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