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逵?李鬼?花5元一查立辨身份真假

  公安部昨面向个人开放身份核查服务 开放首日就因网站访问量太高而暂停

  输入身份证号、姓名就可查询是否一致,还能看到身份证照片,但不会显示被核查人住址等信息

  查询一次,需通过支付宝或者网上银行支付5元的费用

  昨日,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同名同姓查询网上自助服务。今后,公民个人可通过上网自助服务,核查他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用户通过访问“身份查询中心”网站http://www.nciic.com.cn,使用“身份查询中心”新推出的网上自助服务,在首页点击“身份信息核查”进入核查页面,只要输入被核查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两项内容,通过支付宝或者网上银行支付5元的费用,便可在线实时获得核查结果———显示“一致”或“不一致”字样,并显示该身份证的照片,但不会显示被核查人住址等信息。

  自助服务可用于房东和房客之间、家教的双方、网上交易的双方、网上交友的多方相互进行身份信息查询,从而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另外,公民还能够查询到某个姓名在全国或者某省范围内的重名数,家长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给宝宝起一个具有个性且重名度低的名字。

  据介绍,目前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已存储了全国约13.07亿人口的身份信息数据,以前信息核查服务只用于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企业、商业流通等领域。昨日开始,个人也可进行身份信息核查自助服务了。

  昨日15时,记者登录该中心网页时发现打不开。对此,公安部身份查询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首日访问量火爆,不少群众都上网站查询,目前网站仍在进行技术完善,需要停一段时间。

  (综合广州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

  网民声音

  一次5元是否该收?

  人肉搜索又添利器?

  昨日,公安部面向个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网上自助服务,由于查询结果包括了个人相片及个人相关资料,很多网友十分担心个人隐私会被曝光,而人肉搜索的威力更让不少“搜友”大叫又得一搜索利器。另外,大多网友认为不该收费,认为公民身份信息是社会公众资源,不应由某个部门用来作收费服务,况且互联网查询资料又不会在公安部发生费用。也有网友认为,5元的查询费缺乏依据,即便收费也应举行听证会。一名Ip为“219.235.112”的网友则认为收费是为了适当限制,防止无限制地输入号码、查看更多人资料,对限制不法分子会起到作用。(广州日报)

  专家观点

  身份证信息不属隐私

  核查系统推出后,有人质疑这种查询方式是否侵犯个人隐私。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认为,“身份证上个人信息不属于隐私,但仍需保护。”刘德良说,身份证在一定意义上与名片作用相仿,是为了出示给执法者和相关交互方以证实个人身份,把这种不时需要公开的信息定义为“隐私”是值得认真商榷的。他认为,基于交易安全和社会安全,在我国,像姓名、肖像、家庭住址、年龄等与人格尊严没有直接关系的身份证信息不应该被视为个人隐私。 (北京晨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