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恩宁路正式开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4:06  信息时报

  

恩宁路正式开拆
恩宁路拆迁昨天下午敲下第一锤。图为工人们正在拆危旧房。信息时报记者 杜翠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熊佳焰 通讯员 彭淑芳) 昨日下午3点整,荔湾区的恩宁路改造终于在宝庆新南约14号、16号敲下开拆“第一锤”,这也意味这一被列为广州中调战略重头戏之一的重点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部分特色老屋先不拆

  昨日下午3点,宝庆新南约12号民居的三楼,建筑工人在14号二楼天台敲下拆迁“第一锤”。记者了解到,率先开拆的14号、16号建筑都是旧式厂房,前身是毛巾厂,已倒闭多年,长年空置。

  该负责人介绍,一些从外墙、年份、结构来判断极具特色的老屋建筑会先不拆,“届时我们将请文化专家来实地观看评估,鉴定无保留价值后再开拆,但这些建筑的数量并不多。”该负责人说,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存广州的老西关文化。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恩宁路共有112户中低收入户,约占户数总量的一成左右,对这些中低收入户将提供特殊保障,“如果家里房屋面积仅有15平方米,又是唯一住房的,将可享受特殊优惠,获得一套4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住房。”

  拆迁户有望就近安置

  据了解,私房住户是恩宁路改造动迁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虽然在推进过程中大部分私房业主愿意配合拆迁工作,但仍有部分不愿签订,处于观望之中。恩宁路与南华西路、东濠涌作为广州市旧城改造的3个试点,各自安置方式不一样,南华西、东濠涌地块的居民可以回迁,但恩宁路地块在试点改造时被定位为土地储备,居民不能回迁,在这一点上,无论公房或私房住户,都表示难以接受,“我们个个都想回迁”,一名在围桌看人打麻将的老伯跟记者说,得知天河猎德村、海珠南华西、越秀东濠涌的居民都能回迁,他很羡慕,“为什么只有我们不能回迁,即使改造了,环境变了,很多人心里还是很不舍得离开,很想回来。”

  荔湾危改办公室负责人说,目前有不少私房住户提出不愿意要货币补偿,希望能回迁或就近安置,目前市区正在积极研讨,着手准备看怎样让这些住户在附近安置,“但具体方案、实施时间目前仍未最终确定。”

  数字拆迁

  第一批拆卸的房屋共有90间,主要位于恩宁路北部,面积共10600平方米。

  恩宁路危改项目需动迁共1950户,其中,直管公房723户,私房1227户。

  已有5批共435户直管公房住户参与摇珠分配,将安置在金沙洲和珠江新城,剩下的288户也将陆续分批摇珠

  截至目前,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私房住户仅有519户,依然有708户未签订协议。

  街坊说拆迁

  大新房不如小“狗窝”

  昨日,记者采访开拆地点附近的居民发现,他们心中对恩宁路充满了留恋与不舍。何伯何姨住在宝庆新南约13号,看到旁边斜对的14号开拆,他们一直倚在门边观望,何姨说,他们一家三口住的是14.6平方米的直管公房,前几天刚签了4000元/方的货币补偿协议,且拆迁后丈夫单位会提供一套更大面积的住房给他们住。即便如此,她仍依依不舍地说:“我们在这里都住了26年了,习惯了,金沙洲或珠江新城哪比得上这呢?购物交通不方便不说,位于城乡结合部和那么多工地的地方,安全也比不上这里。”何伯说,即使能迁到更大的房子,还是喜欢现在窄小的“狗窝”,“一出门就是上下九,街坊邻里又很熟。”

  搭阁楼胜过买二手楼

  西关老大屋楼层高,很多老西关人三代同堂,便搭建一间小阁楼做卧室,“家家搭阁楼”在西关很普遍。住在12号的梁伯便是如此“现在我们一家7口住85平方米,但楼层高4米,中间搭了阁楼后变了160多平方米了,如果按照9000多元/平方,要70多万,在附近买还是付不起啊,只买80多平方米的那么多人也住不下。”因此,他一直未肯签补偿协议,梁伯说,他支持政府作旧城改造,但还是希望为私房住户提供更多样化的补偿选择。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