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泪洒长街悼英雄 哈市各界群众送别烈士宋滨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4:45  哈尔滨日报

  秦雷 见习记者 节永志 本报记者 姜雪松

  7日,立冬。哈尔滨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

  瑟瑟寒风中,数万名哈尔滨市民和公安民警伫立街头,送别烈士宋滨喜。

  群众自发守候路旁送别烈士

  亲人、战友、同学、老乡,还有来自冰城四面八方曾与宋滨喜相识或从未谋面的各界群众,一大早就自发地守候在东华苑前往天河园的途中。他们想再见上宋滨喜最后一面,再听一遍他的故事,用热泪和哀思与这位好警察告别。

  上午8时许,宋滨喜的灵车由东华苑驶往天河园。一路上,数千名群众拉起“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条幅,向缓缓驶过的灵车致敬。在东化工路街口,一位名叫王丽男的中年妇女眼含热泪向灵车挥手。她家住在香坊区,在报纸上读到宋滨喜烈士的事迹,深受感动,特意一早赶来为烈士送行:“他是为保护市民牺牲的,每一名市民也会像亲人那样对他,我来这里就是为送他最后一程,让他知道,这个城市感谢他,这个城市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要亲自送别滨喜”

  宋滨喜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河园举行。就在告别仪式即将结束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匆匆走了进来,一定要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老人名叫李奉春,曾经在宋滨喜辖区内居住,他的老伴患有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李奉春74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有许多实际困难。宋滨喜经常到他家帮助他们做家务,将他老伴背到外面透风,李奉春老两口一直把滨喜当亲人一样看待。老伴去世后,李奉春搬到道外区女儿家居住。听说宋滨喜不幸牺牲的消息,李奉春老人非常难过,坚持要赶来看滨喜最后一面。

  昨天一早,李奉春乘公共汽车赶到了天河园殡仪馆。由于怕赶不上告别仪式,下了车后,老人一路小跑赶到了告别大厅。“滨喜,李叔来看你了……”老人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临走时,李奉春老人向遗像献了两朵白玫瑰。他说,一枝是他献给滨喜的,一枝是代替去世的老伴献给滨喜的,祝愿滨喜一路走好。

  看着宋滨喜的遗体从告别大厅推出,宋滨喜的大姐宋秀娥手抚弟弟的遗像,控制不住的泪水喷涌而出:“姐姐感谢你为大家所做的一切,有你这么一个好弟弟,妈妈和我都感到十分欣慰,你为我们全家争了光,我会替你照顾好咱妈的,姐姐想你啊!”

  永远铭记的感动

  上午11时,载放宋滨喜烈士骨灰的灵车从天河园驶出,前往哈尔滨烈士陵园进行安葬。一路上,到处是广大市民洒泪送英雄的悲壮场面,先锋路、红旗大街、长江路、哈平路……灵车所到之处,万众肃立,挽幛如云,哈尔滨市数万市民自发地守候在灵车经过的道路旁,护送他们的英雄宋滨喜走完最后一程。

  在送行的队伍中,有和宋滨喜烈士在“10·18”战斗中并肩战斗、浴血擒凶的英雄张正球的妻子和岳父,张正球的妻子兰兰说,正球仍在医院住院,他非要亲自来送宋哥,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医生没有允许。“正球让我来送宋哥最后一程,让我告诉宋妈妈,滨喜走了,我和正球就是她老人家的孩子,我们一定会在她膝前尽孝。”

  “血染的风采、沉痛的挽歌”,“英雄功劳换来人间幸福、壮士鲜血奠定社会平安”,“祝愿好战友宋滨喜一路走好”……悼念条幅在群众手中传递,纷飞的泪水在寒风中洒落。

  英雄宋滨喜,请一路走好,你为这座城市续写的感动,将永远为冰城人民所铭记。

  昨天,数万冰城市民沿途送别烈士宋滨喜。

  杨武斌 本报记者 张大巍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