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春爱国举浩气越时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4:45  哈尔滨日报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日本帝国主义以恢复满洲国的名义,妄图独占我国东北三省,他们阴谋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修筑五条铁路,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面侵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目的。1928年11月9日,在哈尔滨爆发了一场以爱国学生为主体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劫夺中国路权的游行示威,示威学生遭到滨江县军警的血腥镇压,酿成流血事件,这场反对日本在我国东北修筑五条铁路的斗争史称“一一·九”反修五路运动,在我国学生运动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追忆当年青年学生的爱国壮举,那一幕幕令人热血沸腾、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时刻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要继承先辈一腔爱国志,重铸今朝青春浩气歌,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缘起修筑五路条约

  日本侵略野心昭彰

  日本想在我国东北修筑“五路”蓄谋已久。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外相官邸召开了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东方会议”。田中义一在会上狂妄地叫嚣:“中国的东北和日本的生存,有重大的利害关系。”东方会议结束不久,田中义一写成名为《对满积极政策》的奏章,7月25日上奏给日本天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田中奏折》。《奏折》声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亦是我日本帝国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田中奏折》还露骨地宣称:“当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有受侵犯之虞时,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坚决确保把中国东北地区置于日本统治之下”。东方会议之后,受田中的派遣,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社长山本条太郎跑到北京,与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秘密制订了《满蒙新五路协约》。该协约内容是由日本贷款,在东北和内蒙境内修筑五条铁路,即从吉林至朝鲜会宁的吉会路、从长春至大赉的长大路、从吉林至五常的吉五路、从延吉至海林的延海路、从洮南至索伦的洮索路。日本要修筑这五条铁路,是为实现侵略中国东北,在经济和军事上准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和步骤。从军事上看,一旦日本发动战争可由旅顺军港登陆,一日就能从南满线直达吉林;日本由朝鲜清津军港登陆,由吉会线可直达长春;并与南满线会合,中间将奉、吉二省完全包围,再由长大、洮索两线可进黑龙江,足以置我东北三省于死地。在经济上,五路一成,则更有利于日本掠夺东北三省的物资和资源。

  《满蒙新五路协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霸东北的阴谋,因此遭到美、英等其他帝国主义的反对和干涉。同时,在中国国内更引起了各阶层民众的强烈反对。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张作霖没敢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履行正式手续。1928年春,新军阀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等联合起来,向盘踞在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发起进攻,使张作霖在北京的政权摇摇欲坠。日本帝国主义抓住这个机会逼张作霖履行签订正式协议的手续。在这种情况下,5月13日,张作霖与日本签订了修筑延海和洮索路的协定。随后又令代理交通次长赵镇在敦图(敦化至图门)、长大两路承筑合同上签字。至此,五条铁路中有四条签订了修路合同,只有吉五路未签字。即使这样也未能挽回张作霖的败局,日本帝国主义于1928年6月4日,趁他返回东北之际,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然而日本修筑满蒙五路的野心不死,多次与奉方进行“铁路交涉”。同年10月上旬,满铁株式会社社长山本要求修筑延敦(吉林至敦化)段,最后完成吉会路并与吉长路联运,张学良以日方贷款五千万为条件表示同意。

  中共宣言捍卫主权

  各界反对浪潮汹涌

  1928年,正当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以修筑铁路等手段加紧侵略东北之时,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相继发出一系列通告和宣言,号召群众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6月,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洲告同胞书》。指出:“满洲的中国当局,只知道内争,只知道压迫民众,只知道顺从日本人,日本在满洲可以随便驻扎军队,可以随便派遣警察巡查,可以随便宣布戒严、阻止交通,可以无限制地勾结中国(官)厅订立各种不平等条约,如铁路之建筑,矿山之开采,银行之设立,工厂之开办,附属地之扩大,完全用待亡国奴的残酷手段待我满洲的人民。”告同胞书最后号召:“满洲的同胞们!日本无限制侵略满洲,我们早已忍无可忍。于今又来夺路权,我们要下决心,勇往直前。工农商学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勾结日本的卖国政府!打倒承认日本在满洲特权的国民党!反对日本在满洲建筑铁路!收回南满铁路及一切矿山、森林!”11月5日,中共满洲省委、共青团满洲省委联合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洲路权等告全满洲工人、农民、士兵、学生及商人书———对时局宣言》,指出:“要达到争路权的目的,要达到收回旅大和驱逐日本一切的侵略势力的目的,只有自己团结自己的力量,作广大民族革命的斗争,才有最后胜利的保证。”1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致满洲省委的指示信》,另一份是《反五路宣言告同胞书》。同时,这期间中共满洲省委还向各级党组织发出《关于反日运动的宣传行动大纲》,明确提出:“此刻我党的一切工作,都应集中在反日运动上去努力,换言之,我们此刻的中心工作就是反日运动。”刚刚被派到哈尔滨担任中共哈尔滨县委书记的任国桢,根据满洲省委的一系列指示,除了要求哈尔滨的党团员积极参加和支持反修五路斗争外,还和一些党团员组织“反日宣传队”,他乘反日游行示威时,散发了反日传单和纪念十月革命10周年传单各500份。通过对党的文件和宣言的广泛宣传,使各界群众更加清楚地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军阀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为,大大地激发了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了反对修筑五路斗争的开展。

  1928年,当日本帝国主义与奉系军阀签订修筑新满蒙铁路协定的消息传到哈尔滨后,5月22日,哈尔滨各大中学校的学生万分愤慨,立即举行大会,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10月11日,在奉天参加国庆阅兵式的哈尔滨团体代表致电张学良,要求拒绝日本修筑“五路”。10月17日,哈尔滨一些团体向吉林省各社团发出通电,呼吁拒绝日本修筑“五路”的要求。各界群众还纷纷集会抗议修筑“五路”和商讨斗争办法。

  11月3日上午,哈尔滨教育、工商、宗教、新闻等各界代表130余人,在道里商会集会,组织成立“哈尔滨市民抗路联合会”,选举16名委员,分设交际、总务、宣传、组织等四个部,分头进行工作。哈尔滨市民抗路联合会以“唤起舆论,援助政府,保持路权,排除外人侵略”为宗旨。会后,向东三省保安司令部通电,要求“对于日人修路否认签字”,向南京政府及全国机关学校通电,“宣传鼓动一律反抗”。

  11月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法政大学、医学专门学校和东省特别区立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女子中学,以及吉林省立第六中学,东铁扶轮学校等学生代表,在第一中学礼堂集会,组织成立“哈尔滨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会上通过了《总罢课,游行示威,开展反筑路斗争的决定》,并定于次日组织全市学生游行示威。

  11月5日中午,哈尔滨各大中学校学生200余人,齐集南岗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现南岗民益街铁路中学址)请愿。在示威学生的强烈要求下,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出面对示威学生说:“在特区管辖内游行、讲演我都支持,但游行中不要为他人利用。”请愿后,学生列队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持路权”等口号,并散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修筑五路的传单。游行队伍来到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现花园小学址)后,在门前停留多时,并向日领事提出强烈抗议。领事馆大门紧闭,领事及工作人员都龟缩在楼内不敢出来。群众呼喊一阵口号后,继续举行游行,从南岗返回道里,来到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公署(现市委院内1号楼),要求滨江道尹兼交涉员蔡运升出来答话,同时高呼“打倒卖国贼”、“维护国家主权”等口号,但蔡运升始终没有露面。接着,游行队伍向道外进发,这时已是下午五时许,因时间已晚,未进入道外区的管界即返回南岗解散。这次游行示威,使日本当局十分不安。事后,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八木元二即向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发出照会,称:“本月5日,有当地贵国各学校多数学生成列游行街市,持有打倒日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小鬼!小鬼!等多数侮辱日本之旗帜,并散发同样之传单,在本馆门前及它处齐声叫喊谩骂。”

  这次游行示威也使中国当局大为震惊。吉林省长张作相得到报告后,立即发电,命令滨江道尹蔡运升:“如各地学界再起风潮,应严行查禁。”接着张作相又于11月8日、9日,两次向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发电,要求严厉弹压学生游行。滨江道尹蔡运升奉令制定《查禁学潮办法》,转各县遵办。该《查禁学潮办法》写道:“仍应责成各校校长,查明该校教员、各学生,如有主谋者,迅即开列姓名,呈候核办。其附和者,立予开除。至于被胁各生,劝令安心照常上课,从宽不咎既往,予以自新。各该校教职员,务须认真遵办。并学生联合会、教职员会等,即日解散。倘再发生上项事情,除查明主谋者从严法办外,各校教职员、职司管教,责有攸归,定惟该教职员等是问。”但是,哈尔滨的爱国学生并未被吓倒,他们正在酝酿着新的斗争。

  哈尔滨各校学生11月5日举行示威的消息传出后,得到了各地群众的支持,双城县“省立第三中学及县中学学生,闻讯哈埠各校学生有外出之举,突于阳日(7日),结队游行街市。”东三省旅平铁路大学同乡会也积极响应,发表《拒日筑路宣言》,声援东北地区的反修五路斗争。宣言写道:“呜呼!天祸中国,外侮纷加,侵我主权,割我土地。而以东省受日本帝国主义之压迫为尤甚。既占南满、安奉,又索吉会、长大。行其满蒙政策,施其侵略野心。凡有血气,谁不疾痛。吾辈为国权计,为领土计,奋不顾身,誓死力争,宁血满龙江,尸积长白,而路权决不少(可)让。”11月7日,一份以“哈尔滨国民救国会”名义散发的《抗路宣言》,向人们大声疾呼:“日本修筑五路动工了!东三省快要亡掉了!我们不要再睡在梦中!大家要努力奋斗誓死力争。”11月8日上午,哈尔滨学生维护路权联合会在第一中学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当时斗争形势,决定11月9日举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总罢课和示威游行。

  示威游行声势浩大

  反动当局血腥镇压

  1928年11月9日上午9时,哈尔滨的大学、中学和部分小学的学生5000余人,冒着初冬冷气袭人的寒风,涌向南岗许公路(今景阳街)东省特别区立第二中学对面广场(道外八区一带),再次举行集会,进一步揭露和怒斥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学联主席张桂相站在原木的高处发表简短的动员演说,说明游行路线,提出要到人口密集的道外地区游行示威,唤醒更多的民众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修五路。会场上群情激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的口号此起彼伏。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学生们每八人排成一行,前导队为第一中学的童子军,最前面是“哈尔滨学生维持路权联合会”大旗。游行队伍一直向道外进发,当队伍来到正阳街(今靖宇街)口的时候,发现街口处被全副武装的军警把守。原来,滨江县当局(当时道外归滨江县管辖)闻讯学生要到道外游行示威,如临大敌。滨江县知事李科元、滨江警察厅长高齐栋亲自率陆军30人和警察50人,来到游行队伍必经路口,架设铁丝网,严密把守。学生见此情形,立即派代表与高齐栋据理力争,说:“道外是中国人的集居区,我们必须到道外游行,宣传日本强修五路的罪恶目的,以唤起同胞们的爱国心。”不等学生代表说完,高齐栋就带着训斥的口气说:“国家大事,无须尔等操心,你们年幼无知,不好好念书,受坏人唆使跑到街上聚众闹事,是非法的。奉辅帅(即张作相)的命令,要严厉制止学潮,如有不听者,以扰乱社会治安论处。”高齐栋的威胁和恫吓,不仅没有使同学们退却,反而使大家的怒火越烧越旺。学生代表继续同高齐栋评理,并质问:“道外是中国人的土地,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进入中国土地,你们不准许,而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强行修筑铁路。你们为什么不去阻止?难道说我们爱国还有罪吗?”高齐栋被学生代表质问得张口结舌。谈判破裂后,学生代表立即开会,决定强行冲过封锁进入正阳街去游行示威。于是,游行队伍高呼着“打倒卖国贼”,向正阳街口冲去。顿时一场搏斗开始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形:“始则徒手撑拒,继则拳脚相加,终则一方执枪柄,一方童子军木棒还击,遂至夺枪、夺棒,纷乱益甚。于是向空中鸣枪,藉资震慑,而杂沓混打,势难遽止。”霎时间,学生们被打得头破血流,惨不忍睹。但是他们并未气馁,仍然坚持斗争。正在这时候,东省特别行政长官张焕相带着警官生乘车赶到。张焕相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到特区内游行我都支持,而进入道外我无能为力,你们赶快回去吧,有话可以从长计议。”可是,面对残酷镇压爱国学生的军警,面对鲜血洒满街头的受伤同学,愤怒的学生再次整顿好队伍,高喊着“打倒高齐栋”、“活捉杀人犯”的口号,又与军警交锋。同学们用砖头、石块、旗杆、木棒向军警还击,打得反动军警抱头鼠窜,愤怒的学生还把指挥镇压学生的姜队长和两名警察打伤。滨江县知事李科元和警察厅长高齐栋见势不好,慌忙钻进汽车里逃走。游行队伍终于冲入道外正阳街。这次交锋,学生受重伤8人,轻伤140人,住院43人。之后,人们称这次事件为“一一·九”惨案。

  游行队伍冲散军警的堵截后,走遍了道外的主要街道,并在繁华街口讲演,颇受市民的欢迎,许多群众加入游行队伍。站在街道两旁的群众和学生一起呼喊反日口号。游行队伍经过之处,许多商号燃放鞭炮表示欢迎为其助威。当游行队伍来到十六道街滨江县公署(现市第四医院门诊址)已是下午4时许,学生包围了县公署,强烈要求李科元和高齐栋出来向学生答复镇压学生运动的理由。但他们始终没敢露面,只好由一名科长出来向学生赔礼道歉。学生再次高呼“打倒卖国贼!”、“严惩李科元!”、“严惩高齐栋!”、“严惩蔡运升!” 之后,游行队伍出发,由道外返回道里,来到滨江道尹公署,要求蔡运升出来说话,此时蔡运升早已溜走。当晚,学生又向张焕相提出三项要求:(1)废弃筑路条约;(2)保障学生游行示威、宣传的自由;(3)严惩李科元、高齐栋、蔡运升,医治受伤学生。

  当局抵赖欲盖弥彰

  推迟五路修筑进程

  “一一·九”惨案发生后,当局对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事实百般抵赖。当时《滨江时报》对反映这一事件的消息和报道竟不敢登载。11月28日,张学良在给南京国民政府及各省的电报中也谎称:“哈尔滨学潮一案,经派于参议珍等驰往哈埠详细查办,……现经实地调查,并亲往各校视察,各医院并无收容受伤学生。”然而,当时陆军医院医官三等军医徐广铨在受伤学生所验略称中却有以下记载:“自本月10日午前10时至下午5时,共验受伤学生43人,其重伤者6人,均系昏倒,脑受震动。”

  为了声援爱国学生的斗争,哈尔滨各界人士纷纷谴责当局的血腥镇压。很多市民在学生示威的当晚,携带慰问品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哈尔滨公报》、《国际协报》都以显著位置刊登警察殴伤学生的消息和照片,并发表文章抨击军阀的卖国行径。黑龙江省路权自主会在致吉林省长张作相的电文中说:“此次日本强筑我长大、延长、吉会,欺侮我官府,侵占我土地,稍有爱国热忱,无不发指。……乃滨江道尹蔡运升、警察厅长高齐栋、县知事李科元抑制学生爱国运动,唆使警察,擅自开枪击伤爱国学生不下三百人,似此残杀行为,实属罪大恶极,依法应予重惩。”11月13日,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工厂工人参加了反日抗路斗争,表示“誓做学生后盾”,还散发传单2000余份。11月15日又上街游行示威。当局十分恐慌,惊呼“形势愈演愈烈”。

  哈尔滨“一一·九”运动推动了东三省民众反日斗争爱国热潮的深入发展。11月15日,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声援哈尔滨学生的爱国运动,誓死反对日本修筑“五路”。中东铁路沿线双城、安达、昂昂溪、以及巴彦、绥化、拜泉、依兰、宾县的学生都先后冲破阻拦,结队上街游行,开展抗路斗争。此外,吉林、奉天两省各地学生也都举行了集会和游行示威,反对签订新五路密约。哈尔滨的反日保路斗争一直延续至1929年,这一年的5月22日和11月9日,哈尔滨各大中学生又举行了反修“五路”游行示威。尤其是11月9日纪念“一一·九”运动一周年的游行示威,其规模超过1928年的“一一·九”大示威。哈尔滨当局虽然没有出面干预,但过后却逮捕了23名参加示威的一中学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各校学生营救,终于迫使当局释放了被捕学生。

  哈尔滨的反修“五路”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当局迫于爱国群众的压力和社会舆论,吉林省长公署训令滨江道尹对于11月9日的学潮“办理不妥”的滨江县知事李科元、滨江警察厅长高齐栋各记过一次。同时,发给学校受伤学生医药费大洋一千元,委托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校长孔焕书负责分配。经各校校长决议,六百元用于医药费,四百元用于物品损失,根据学生伤势轻重和物品损失多少进行了具体分配。

  哈尔滨“一一·九”运动与其他各种复杂因素相结合,打乱了日本掠夺中国东北路权的计划,推迟了修筑“五路”的进程。此后,日本虽然又采取各种手段兑现所谓《满蒙五路协约》,但是,面对各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东北地区霸权的极其复杂的斗争,尤其是东北人民的强烈反对,终于使日本帝国主义开工修筑“五路”的野心没能得逞。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学生运动影响深远

  哈尔滨虽然是一座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新兴城市,但近代以来,在这片物丰水美,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却从来不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蜚声中外的风云人物。从早期马列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到中共哈尔滨组的建立;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到轰动中外的中东铁路事件;从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四大抗日民族英雄到著名的左翼文学作家萧红、萧军、金剑啸、罗烽、舒群……“一一·九”学生运动便是这其中一些以进步青年为代表的,率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群体奏响的一段华彩篇章。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略东北的计划,从更深层面上来讲,这次学生运动,是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唤醒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出的一次惊骇绝响。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十分重要的是我们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青年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先进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着不懈的奋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一一·九”学生运动80周年,是为了永不忘却“勇于承担历史责任”———这一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是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肩负起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

  党的十七大以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中国青年运动必将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中,唱响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