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片儿杜”4年搜集古瓷片万余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4:53  长江商报

  家住武昌古城区,杜烈生从小就喜欢老器物

  我不指望这些东西赚钱,只是自己的爱好,挖的瓷片越多,越感觉历史的深奥。

  ——杜烈生

  本报讯(记者 王毅 通讯员 徐岚 胡勇 国香)武昌区花堤社区居民杜烈生,特别喜爱搜集各种古瓷片,因为家住武昌古城,每当遇到附近古城改造施工,他就会带上工具,下到五六米深的坑中,挖掘没人要的碎瓷片。4年来,他已经挖出万余件古瓷片,被邻居称为“片儿杜”。

  “宝贝”多得家里放不下

  昨日,记者来到武昌区花堤社区寻找“片儿杜”,在一户人家门口,有两堆碎瓷片,居民们说,这里就是杜烈生的家。虽然这些碎瓷片堆在他家门口,无人看管,但有的碎瓷片上的“青花”花纹清晰可见。据杜烈生介绍,这些堆在门口的瓷片,明清时代的都有。

  在杜烈生的家中,他拿出了几个珍藏的瓷片,一个类似酒杯的器物,上面有一层青色的釉,还有一个用碎瓷片粘成的“青花瓷”碗,虽然还有部分缺损,但杜烈生视为宝贝。

  杜烈生家中还藏有两箱各种瓷片,有的瓷片上印有“大清雍正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字样。一谈起瓷器,杜烈生滔滔不绝,他认为,有的瓷片甚至是唐代器物。

  杜烈生把他的瓷片当作宝贝,虽然家里装修简单,他还是把最好的几个柜子拿来装瓷片。

  挖瓷片越多,越感觉历史的深奥

  杜烈生一家五代都住在矿局街,是武昌古城区,家里传下了几个“有历史”的器物。受家庭环境影响,杜烈生从小便喜欢老器物。4年前,武昌古城改造,在不少工地都挖出了文物。杜烈生心想,有价值的文物被挖掘保护了起来,附近的一些没人要的碎片,也是“老东西”,一样有收藏价值。他就找来工具,开始挖碎瓷片,拿回家后如获至宝。

  4年来,杜烈生得知哪个地方有工地,就带上铁锹、洋镐、铲子,下到五六米深的施工现场,一点点挖掘别人忽视的小碎片。杜烈生说,施工现场有时会发生塌方,挖瓷片往往比较危险,可他现在已摸索出了经验。

  杜烈生说,挖瓷片都要看运气,运气好时,他一天可以挖一小篮子,更多的时候则是无功而返。

  杜烈生不满足于只挖瓷片,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通过收藏瓷片,渐渐结交了一些对文物、艺术有研究的朋友。听到朋友们谈论各个朝代瓷器的不同特点,杜烈生便暗暗记下,回家再翻书自学。他笑着说,自己现在也是半个专家了。有时,附近美术学院的学生也会到他家,寻找一些印有花纹的瓷片作为素材。杜烈生都是大方相送,有时也会收到学生们送来的几包烟作为答谢。

  目前,没有专家对杜烈生家收藏的瓷片做过鉴定,他都是自学后进行“自我鉴定”。杜烈生说,他不指望这些东西赚钱,只是自己的爱好,“挖的瓷片越多,越感觉历史的深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