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雄民警,一路走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4:56  新晚报

  昨天上午,天河园殡仪馆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宋滨喜,这位连日来被人们传颂的铁血英雄,带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壮烈离去。寒风中,络绎不绝的人们身着素服、手捧白花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见英雄最后一面,送英雄最后一程。

  在巨幅挽联下,宋滨喜家人敬献的鲜花盛满了家人无尽的哀思,数不清的花圈、挽联,寄托着人们对忠诚卫士的由衷敬意。

  在保存英雄遗体的东华苑,一位老者领着年幼的孙女刚刚参加完孩子姥姥的葬礼。看到宋滨喜烈士遗体抬出,老人立即领着孙女走到近前。孩子天真地问:“什么是烈士?”老人流着眼泪说:“烈士就是为了别人平安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师也是刚刚送别一位同事,闻听宋滨喜烈士在东华苑起灵一直在寒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一个多小时以后,当灵车向天河园驶去时,泪水中他们喃喃自语:愿好人一路走好……

  初冬的天河园殡仪馆宁静肃穆。

  数千名公安民警和各界市民缓缓走入,在英雄的遗体前深鞠一躬,尚未进入告别厅的民警和市民,擦拭着难以隐去的热泪。还有更多与宋滨喜素未谋面的人们自发赶到这里,只为辞别一位为民保平安的英雄。

  在遗体告别仪式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匆匆跑了进来。老人叫李奉春,曾经在宋滨喜的辖区居住,当时他的老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宋滨喜成为老两口家的常客。做家务、背大娘到外面透风,老两口把滨喜当成了孩子。为了见宋滨喜最后一面,李奉春老人下了公共汽车一路小跑。颤抖的手献上两朵鲜花,一朵是自己献的,另一朵则是代替故去的老伴。

  11时许,载着英烈的灵车,从天河园殡仪馆缓缓驶出,绵延的车队伴着沉痛的哀思在街路上延伸,城市低垂眼帘轻声哭泣。

  红旗大街、长江路、哈平路,凛冽的寒风中,长长的人流无声等待。

  “血染的风采、沉痛的挽歌”、“英雄功劳换来人间幸福、壮士鲜血奠定社会平安”、“祝愿好战友宋滨喜一路走好”、“祝愿好民警宋滨喜一路走好”的条幅在人们的手中传递。人群中,市民王柯娜手书的白纸分外醒目:宋滨喜民警。你是一座山,在祖国的群山中;你是一片云,在祖国的天空中;你是大海中的浪花,激荡着人们奋勇前行!你是党的好党员,你是人民的好儿子;在人民的心目中———你是永远的英雄!

  一位穿着校服的小学生胸带白花,伫立在送行的人群里。当送行车队开过的时候,这名小学生缓缓举起右臂向宋滨喜烈士灵车行少先队队礼。原来这名小学生刚刚放学,特意赶来为宋滨喜烈士送行。“宋滨喜叔叔,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因为有了你,我们才能平平安安地在校园里读书、学习,今天,你走了,我来为你送行!”

  在送行的队伍中,有和宋滨喜在“10·18” 战斗中并肩战斗、浴血擒凶的英雄张正球的妻子和岳父。身体仍未恢复健康的张正球非要亲自来送生死挚友,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妻子和父亲前来送宋滨喜最后一程。张正球的妻子拉着宋滨喜母亲的手泪水涟涟:“正球让我告诉您,滨喜走了,我和正球就是您的孩子。”

  在烈士陵园,安放好宋滨喜烈士的骨灰后,人群缓缓散去,但仍有一位大娘久久不愿离去,民警以为是滨喜的家属,就上前劝说:大娘,节哀,我们回去吧。老人说:孩子,我不是滨喜的亲属,我家住在附近,听到哀乐声响起,知道宋滨喜烈士要长眠于此,我特意赶来看看他,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他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