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榕树下走出一批医学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7:52  南方日报

  广州医学院50华诞启动亚运村医院和新校区建设

大榕树下走出一批医学精英
专家考察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呼吸中枢调控试验。曾强摄

  本报讯(记者/孙晓素)今天,广州医学院迎来了50华诞。在全国高校中,这所“广字号”的“小字辈”却屡屡与广东医学界首个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大品牌联系在一起,让人不敢小觑。校庆年里,广医启动大学城旁1500亩新校区建设,附属医院准备进驻亚运村,延续它半个世纪的旅程,继续向一流医科大学迈进。

  明年9月亚运村医院交付使用

  据了解,目前亚运村周边只有一家镇级小医院。此时,广医提交建议,希望在广州新城按照三甲标准建设一所有鲜明专科特色的综合医院,也就是酝酿中的广医附四院,这与广州市的亚运村规划不谋而合。今年,该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副校长王彦贤介绍说,该医院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建好后交由广医管理,占地82亩,初期安排病床300张,远期考虑500张。亚运会期间它将作为“亚运村医院”承担急救、志愿者中心和物流中心等任务,赛后则作为广医附四院服务广州新城的居民。据透露,预计明年9月医院可以交付使用。

  半世纪“蜗居”状况两年后改观

  广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位于东风西路的闹市中。

  该校党委书记陈敏生说,办学用地不足限制了教学工作的开展。2006年底,广医规划1500亩地的新校区终于立项。今年,大学城旁校区建设正式启动,新校区位于新造镇政府旁边,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隔岸相望,总投资15亿元,首期规划1100亩。

  据了解,新校区建成后可容纳1万名学生,争取在2010年投入使用。陈敏生说:“亚运会后将迎来首批新生。”

  首届学生在大榕树下上课

  “当年广医从筹建到第一批学生报到,只用了3个月,创下了高校中的纪录”,近日,广医校史编写组的负责人翻开校史感慨万千。

  据介绍,广医建成后,首任书记和院长由当时的广州市长朱光亲自担任,副院长姚碧澄拿出自己的钱,骑着摩托车四处找师资、找设备。当时校舍正在建设中,学生们就坐在大榕树下上课,黑板挂在树枝上。老师们晚上没地方住,就在楼梯间搭棚栖身。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著名内科专家姚碧澄,中国妇产科三大奠基人之一、享有“南梁北林”美誉的妇产科专家梁毅文,著名儿科专家张梦石等6名一级教授都曾在这里任教。现在,珠三角地区医疗单位的骨干,有很多都是从广医走出来的。

  抗击非典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广州医学院师生员工勇挑重担,承担了全省最危重的非典病人的救治任务,摸索了一套成功的救治经验,支援全国13个省市的抗非战斗,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

  抗非战役立功后,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疾病)就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市属高校。2006年,广州医学院《内科学》课程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拥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市属本科高校。去年,钟南山领衔申报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实现了广东省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目前全国6种抗蛇毒血清有4种的研发项目负责人都是广医人,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院长冉丕鑫说,广医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厚德修身,博学致远”的内涵一脉相承地体现在“广医人精神”到“南山风格”,再到非典中经受考验,铸就了这所大学的灵魂。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