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营人物遭司法追杀?陈瑞仁:避免对象群组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09:14  台海网

  台海网11月8日讯 检察官与政治的纠葛不断,昨天在一场研讨会上,多数学者、检察官都同意,“检察官会影响政治,政治也会影响检察官”;起诉“国务机要费案”的检察官陈瑞仁在会中指出,检察官发动侦查、结案的时机,有时需有政治考量,才能避免卷入政治风暴。

  据台媒报道,对于近来各地一连串绿营重量级政治人物遭收押、引发绿营支持者质疑司法追杀,陈瑞仁也提醒,检察体系办案要避免“办案对象的群组化”,如集中办绿或办蓝。

  检察官协会与台湾高检署昨天合办检察改革系列研讨会,参与“检察官与政治”议题研讨的学者大多同意,检察官的作为确实会影响政治,政治同样会随时伺机影响检察官。

  曾担任检察官的高等法院法官吕太郎质疑,当甲、乙两党的政治人物都贪污,结果检察官抓到的都是其中一党的人;虽然检察官办案有据,这样有没有选择性办案的问题?

  台北地检署主任检察官林丽莹指出,检察官侦查策略及布局,是最不单纯的法律面,何时进行搜索、羁押被告、从那个被告开始押、押几个人,都可能引发政治纠葛,甚至引起政党的轮替,检察官的作为确实会影响政治。

  她强调,办案不只要妥善运用法律,更要把可能引起政治联想的因素纳入考量,毕竟“司法不只要实质公正,更要看起来公正”。

  陈瑞仁指出,司法官光是“问心无愧”,依然可能卷入政治风暴;当遇到有政治势力欲介入手中案件时,检察官要有智慧排除,更要有勇气抗拒。

  此外,尤其政治敏感案件,侦查权的发动、结案时间点选择,多数检察官认为应妥慎考量。陈瑞仁直指,像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来台时,不要让手上案件成为政治事件中“火上加油”的触媒。

  陈瑞仁说,检察官办案要有本事分化对手,不要办到让对手反而团结起来。他认为,要达到这样目标,需要强而有力、雄才大略的“检察总长”,资浅的检察官即使没有这样的智慧,检察首长也应该要有。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