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随身小纸片变成“救命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09:29  沈阳网-沈阳晚报

  

随身小纸片变成“救命卡”

  陈怀玉老人已安全无事

  古稀老翁突发脑溢血……

  医院休息大厅内,古稀老翁突发脑溢血,幸亏一名护士及时发现异常,医院开辟“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同时,老人随身携带的“信息卡”成为“救命卡”,医院及时联系到老人家属……11月8日,记者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采访到这件事,医生提醒广大读者:给年迈的老人随身携带一张“信息卡”。

  险!老人在长椅上“睡着”了

  急!“绿色通道”环环相扣

  提醒!老人随身带“信息卡”

  “多谢医护人员,否则我父亲……”当日上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脑外科重症监护室外,陈女士连声致谢。

  陈怀玉老人今年74岁。最近,陈老的眼睛患了虹膜炎,6日中午11时许,他独自赶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看病。走到门诊部附近,陈老突然感到头晕,一向身体硬朗的他也没多想,以为自己走累了,就倒在休息大厅的长椅上“睡”了……

  时钟指向11时30分。采血室护士高阳正要去吃午饭,途经休息大厅时发现,一名老人脸色苍白地躺在长椅上,嘴角吐着白沫!她赶紧通知门诊部主任、心脑血管专家蔡志刚,经查,老人血压是正常人的2倍多,“可能是急性脑溢血!立即抢救!”

  由于脑溢血发病迅疾,患者随时可能出现脑疝,危及生命。事不宜迟,医院紧急开辟“绿色通道”——在老人没有家属陪同、没交付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各科室联手开始一环套一环的抢救:

  护士推来担架车,将老人推到急诊室,采血室派专人赶来验血,药局破例送来心脑血管抢救药,护士立即为老人扎上点滴;担架车载着老人赶到CT室,拍片显示,老人小脑出血6毫升左右!

  按规定,门诊部与脑外科病房对接,脑外科派来主治医孙培越,将老人推入重症监护室继续予以抢救……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在老人身上发现一张“信息卡”,上面有老人的名字、年龄及家庭电话。

  6日13时半,陈怀玉老人的家属闻讯赶到医院。此时,陈老的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生命指征趋于平稳。

  “这张‘信息卡’关键时刻真救命啊!”门诊部护士长侯洪梅感叹,前不久,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突发脑出血,被好心人送到医院,经查为脑溢血。然而,由于老人身上无任何身份证明,抢救工作遭遇重重阻碍……

  侯护士长称,对于这些突发意外的老年人,医院如果不能立刻联络到其家人,医护人员就不能准确及时掌握其既往病史等相关情况,容易耽误治疗。

  医生建议有老人的家庭,给老人设计一张“信息卡”,让老人带在身上,以防万一。这种信息卡应包括老人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子女电话、既往病史、过敏药物等项目。

  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摄影 沈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