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经济如何“闯关” 海外温州人献计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12:16  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11月9日讯:昨天,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170多个城市的1500余名乡贤聚首温州,畅叙乡情乡谊,共谋发展大计。在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精明的温州人在想些什么,有哪些新的动作?如何在经济困难中“闯关”?

   关键词一:人脉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确实没有以前好做了,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德力西集团大庆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南说,在生意难做的情况下,他们采取的做法是扩大销路,开发新产品。陈星南告诉记者,温州人最大的优势是,消息灵通、信息渠道多,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扩大销路。

  荷兰朱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群在荷兰呆了30来年时间,他说温州人最强的适应能力,相信在金融危机面前温州人同样能适应外界变化。温州市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温州人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遍布世界的营销网络,他们成了温州产业走向世界的互动平台。

  在世界温州人大会的现场,记者也确实感受到了这种气氛,“你的项目做得怎么样了?”、“有哪些销售渠道?”从远道而来的各地的温州人一见面说的最多的还是生意场上的事情。在这些温州人的眼里,世界温州人大会不仅成了大家共叙乡情的团员会,还成了生意来往的信息场。

   关键词二:资本抱团

  从弹棉花到做皮鞋,温州人从手工业起家,到制造业发家,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在世界温州人大会的场内场外,大家也议论纷纷。“以前一个人可以把生意做得很好,现在不抱团不行。”

  就在世界温州人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温州市政府召集了部分华侨代表座谈,议题就是如何回乡投资。今天还将召开股权投资基金研讨会。一位意大利温籍华侨说:“希望将华侨手中多余的资金集中起来,资本抱团,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1月8日下午,在一场名为国际智力与温州发展恳谈会上,美国亚斯特有限公司总裁梁坚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他说:“如何将人才与产业对接,将温州资本与高科技产品对接,也许是温州产业下一个腾飞点。”(记者:应忠彭)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