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交官回国行李越来越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14:55  新民晚报

  曾任驻日本大阪总领馆总领事(大使衔)的王泰平1969年第一次被派到日本时,身份是记者,当时中日还没有建交。若干年后,曾6次赴任日本、在日本前后工作了22年的他,回想起几十年往返于中日之间的亲身经历,不禁感叹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带回一台9英寸电视机受到严厉批评

  1969年5月,王泰平作为记者被派到了日本。其时,中国正在闹“文革”,物资匮乏,温饱问题突出;日本却正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看到一个个日本家庭里的洗衣机,王泰平当时觉得这太奢侈了:“衣服自己不洗,让机器代劳,这不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吗?我们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去买它!”回忆起当年的想法,王泰平现在也觉得很可笑。

  不过,这种想法在当时却是主流,有些同志比他的想法甚至更“纯洁”。在讨论王泰平入党的会上,就有人对他从日本带回来9英寸黑白电视机一事提出了严厉批评,说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

  尽管如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还是占据了“上风”。王泰平说:“我这台小电视机带回国后,还是很受欢迎的。当时我住在外交部招待所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天天夜里挤满了观众。当时,国内有几家人有电视机啊?”

  中国彩电音响冰箱走进日本大商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轻工产品越来越多地在日本市场上出现。

  王泰平说,尽管如此,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服装、鞋帽还是根本进不了“三越”、“高岛屋”等日本一流大商店,只能摆在“马食町”那样专卖便宜货的商店街摊位上,当处理品甩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货像潮水一般涌入日本市场,且在“三越”、“高岛屋”等大商场里占了一席之地。不仅是服装、卧具、餐具、玩具等生活用品,还有彩电、音响、电冰箱、自行车、工具等机电产品。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带什么礼品回国送人成为新的烦恼

  上世纪80年代,外交人员回中国休假或任满回国时,一般都要带回十来个纸箱子,从各种家电,到塑料盆、衣架、窗帘等等,应有尽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王泰平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给驻日本的外交人员带来的一个方便是,他们回国时的行李数量比以前大大减少了。要用的东西国内都有,价钱又便宜,何必费力气从日本带回呢?”

  外交人员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又生出一种烦恼:回国给家人和亲友带什么礼品呢?以前不管送什么东西,国内的人都感到稀罕;到了90年代后就不同了,除非你送照相机、摄像机、金项链一类的高级礼物,一般生活用品是拿不出手的。以至于许多人向使馆咨询回国带什么礼品合适。

  杨丽明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