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应该购买公交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1:32  金羊网-新快报

  ■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 王华平

  ■见习记者 李咏祁 辛捷恺 实习生 赵洪杰

  把脉广州公交

  行业定位一直不清晰,有公交企业提出补贴还不够

  新快报讯广州公交行业到底是属于社会福利性行业还是企业自负盈亏的行业?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令所有公交企业困扰的难题。

  对此,在广州市市人大法工委组织的座谈会上,一些公交企业负责人提出,广州公交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偏向于社会福利型的模式在运转,2001年以后的特征更加明显。但是在 《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建议稿)》(下称《条例修改稿》)中,却只字不见对公交行业的性质进行定位。

  一汽公司负责人表示,说到政府对于公交行业“政策性亏损”的解决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以“补贴”字眼出现,“我认为应该更加明确政府的责任,更加清晰地表明,这不仅仅是补贴,而应当是购买公交服务!”

  新福利巴士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公交、电车客运管理和地方性法规,《条例修改稿》应当首先清晰地对公交行业进行定位。“到底是属于社会福利型还是企业自负盈亏型?如果不定好位,就不可能对政府、企业以及市民三方在公交服务上进行很好的规范。”其他公交企业也纷纷表示赞同并建议立法机关在进行条例修改的时候,能够首先从广州公交的定位出发。

  多名公交企业负责人称,广州公交从过去到现在,几乎都是由企业在“全面负责”,相反政府对这本应该负起的责任却“没有承担起来”,究其原因,就是一直没有给广州公交定好位。

  线路经营期限不应都定八年

  不少企业存疑:广州400多条线路若全部到期,是否都重定经营者?

  由于原有条例缺乏公交线路专营权期限和经营不善退出公交营运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条款,《条例修改稿》特别对公共汽车电车企业的经营许可作出修改:“公共汽车电车线路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经营权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线路经营者,线路经营期限每期不超过八年,线路经营期满应当重新招标确定线路经营者。”

  对此规定,众多公交企业也是大吐苦水。

  “许可制度的规定应当更加细化,但是条例中却全部以8年来界定一个经营周期,这是很不合理的!”溢通巴士公司负责人表示,有一些企业是有偿投标拿到经营权限的,如果也和其他无偿拿到经营权限的企业一起统一为8年,是不合理的。他建议对于需要付出高昂费用拿到经营权限的企业应该给予较长的经营期。

  该负责人还认为,经营周期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成本问题,按照每辆车数十万元计算,每个公交企业动辙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8年的经营周期根本就无法回本。“花几千万只为了买一张公交经营的门票,却什么利润都得不到,这正常吗?”

  一些企业还提到,8年经营期是以车辆行驶的8年报废年限为准,但是公交企业对于其所经营的线路的车是有投入先后之分的,并非一次性全部投入使用。如果全部界定许可8年,会让企业承受巨大的折旧损失,并建议对线路经营许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界定。

  “而且,广州有400多条线路,如果全部到期,是否要全部重新制定线路经营者?为何不能明确让经营得好的企业对其经营的线路有优先的经营权?”众多企业表示,每个企业都希望经营好自己的线路,《条例修改稿》应该明确提出如果经营得好,在经营期满后,应该让原企业有优先获得线路经营权的机会。同时,对于企业的经营是好是坏,也应该有相应的机构来审核。

  设定发车频率路上生变怎办?

  企业认为操作性差,因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路况根本无法事先准确预料

  《条例修改稿》第八条规定,广州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公共汽车电车客运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汽车电车线路设置、调整的计划(包括线路走向、停靠站点、发车频率、首末班车时间)。

  对于这一条规定,一些公交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汽巴士负责人认为,发车频率的制定可能会使企业存在不可操作性的难题,上下班的高峰期与非高峰期的发车频率都是不一样的,原因是道路状况是不可控制的。“在很多情况下,本应5—8分钟一班车,但是在现有的广州道路交通情况下,根本无法保障,同时广州的公交车行驶专道比起北京等地区差得太远!如果不根据高低峰制定不同的发车频率,就会引发相当多的投诉事件。”据此,该负责人提出,应当对高低峰期的发车频率有相应的规定。

  一些公交公司负责人表示,关于线路的设置应该更加明确,现有的线路中存在着过多的重复,并引发了很多问题。“许多站点根本就不止12条线,有些站甚至达到几十条线,这样的重复不仅会使得道路交通大受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公交企业之间形成一些矛盾。”对此,多位企业负责人则表示,相关部门在规划公交路线方面,应该加大研究力度,而不应只是“纸上谈兵”。

  对于《条例修改稿》第十二条还提到的“在不影响车辆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市政府规定安装和使用公共交通电子收费、智能调度等一系列技术设备”,一些公交企业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广州把实行智能调度作为发营运证的一个条件,但事实上智能调度根本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

  一公交企业负责人表示,某交警支队负责人曾对他说:“我在路面上都没有办法保障能把交通指挥顺畅,通过信息系统又哪里能够保障车辆按时发?”

  珍宝公司负责人则提出,车辆出厂时都没给智能调度设备、摄像头等提供技术空间,如果强加安装的话有可能会造成车上的线路短路,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