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电博会在众说纷纭中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1:37  南方日报

  

东莞电博会在众说纷纭中前行
电子产品的集中展示与交易一直以来都是电博会的主题。何建文摄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会展业开始在东莞兴起。那时候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东莞支会(以下简称“东莞贸促会”)下辖了一家展览公司,主要负责运营各种展会。王润标当时是东莞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也是贸促会展览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他参与并了解首届电博会发起和举办的全过程。叶宏灯是东莞电博会的首创者之一,在他主管数码产业协会的几年中,也参与承办了多届电博会。而现任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姜淮,对于电博会最近三年的成长谙熟在心。结合他们的讲述,并补充一些参展企业的感受和看法,让我们一起去追忆东莞电博会那曾经的似水年华。

  ■编者按

  当全球经济正逐渐驶入慢车道时,东莞电博会也坎坎坷坷地走过了第10个年头。作为东莞会展业的领头羊,电博会背负着将东莞会展经济引向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

  细数电博会走过的10年岁月,有荣耀,有争议,有希望,也有质疑。单是在运营管理上,就几经转手、分分合合。十载负重前行,它给东莞会展业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它在引领东莞会展业突破广深夹缝这一天然“瓶颈”的努力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10月22日,第十届电博会的帷幕已徐徐落下,“平淡中却透出一股向上气息”的评价让人们对它的下一个轮回又有了新的憧憬。

  ■东莞电博会年表

  第一届1999年10月8日—18日

  展厅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540家,入场观众超过15万人次。成交额为62亿元。

  第二届2000年10月13日—18日

  展厅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500个。超过30万人次进场参观。成交额104.29亿元。

  第三届2001年10月13日—17日

  展厅面积2.6万平方米,共有502家企业参展,40多万人次入场参观。签订投资及贸易项目253项,成交总额142.3亿元。本届电博会布展地点从东城中心迁至了新建的东莞国际会展中心。

  第四届2002年10月13日—17日

  展厅面积达2.6万平方米,共有520多家参展企业,参观者高达30多万人次。成交总额150.90亿元。展区共分设七个区,展品包括电脑及周边产品、数字产品及技术、电脑软件等七大类。从这一年起,电博会开始提出国际化、高科技化、品牌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口号。

  第五届2003年10月13日—17日

  展厅面积达2.6万平方米,共有470多家参展商,成交总额168.3亿元。这一年,由于入场人数减少,不少参展商开始质疑电博会。

  第六届2004年10月13日—16日

  展厅面积2.6万平方米,共有参展企业300多家。有2.7万名专业观众。当年的电博会重新回归贸促会承办,主办方为使展会更纯粹,实行了三大手术:非IT类不得入场、前3天对专业人士开放和取消签约仪式。

  第七届2005年10月13日—16日

  展厅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共有参展商企业150多家,展位达到500多个。有2.4万多名专业观众。当年,一大变化是与同期举办的2005年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一起实行了两展合办。

  第八届2006年10月17日—20日

  展厅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有300多个品牌参展,专业观众2万人。本次展会首次由形象展示型展览会向贸易型展览会转型,IBM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首度参展。本届电博会另一个变化就是,交由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来进行市场化运营。

  第九届2007年10月17日—20日

  展厅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有700多个品牌参展,专业观众达到8万人。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孟加拉、卡塔尔、墨西哥等地的1000多名客商也来参观。微软、惠普、泰科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入场参展。

  第十届2008年10月20日—22日

  展厅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830个展位,有450家企业进驻参展。其中,参展企业包括遍及全市32个镇(街)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东莞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的45家企业。

  上篇:1999年前后??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的“东莞市迎春商品展览会”可视为东莞会展业的开端。就在其后的第4年,东莞电博会应时而生。

  在那几年间,东莞的电子资讯产品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全市整个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截至1999年,东莞全市电子资讯类产品生产企业已有2846家,全价总产值达到770亿元,约占全市全价工业总产值的41%。电博会诞生的市场背景已经出现。

  最早的想法来自台湾老板

  “最初的想法是叶宏灯等几个台湾老板一起提出来的,包括展会的名字。”王润标说。以前在台湾办厂的时候,这些台湾老板每年都会参加岛内举办的电脑原配件产品展示会,他们希望东莞也能举办一个类似的展会来宣传和展示自己的产品。

  时任东莞数码产业协会会长的叶宏灯,至今仍对当初就举办电子产品类的展示会一事与时任东莞市委书记李近维多次促膝长谈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就是想东莞有这样的产业集群,又是港台及海外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基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东莞不应该停留至此,应该向全国乃至全球电子科技引领者这一目标迈进。而他的这一想法,却是基于1998年在香港等东南亚地区发生的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只有处于科技高端,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它才会有较高的面对风险和抗风险的能力。”

  而在王润标看来,举办电博会在当时还有另外一重意义。东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各镇街已经聚集了数量众多的电子、电脑产品生产工厂,但对于它们的产品,即使是在东莞生活的本地人也并不完全了解,外面除了业内人士,对于东莞在这个产业上已经发生的改变更是一无所知。

  筹备时间只有45天

  好的想法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产生实际的效用,东莞市政府很快将承办首届电博会的任务交给了贸促会。然而,留给王润标等人的筹备时间却只有短短的45天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要完成招展、宣传、场地布置以及布展等各项展前准备工作。“当时,市政府向各镇街主要领导、经贸和外经办等部门都下发了红头文件。”王润标说。

  最困难的却是场地布置问题。“首届电博会将最终的布展地点选在了东城中心,当时没有现在的会展中心这么好的条件。东城中心之前是很多铺位一间一间隔开来出租或者卖给私人的,其设计与展会的要求不相配。”王润标说。为了保证展会如期举行,当时负责城建工作的刘树基(现任市政协主席)被市政府指派到现场督促场地清理工作。据介绍,当时一共请来了市里的十几个工程队。各工程队还接到了一条“死命令”,“哪一家工程队不配合协助好场地清理工作,3个月之内将不得在东莞搞工程”。

  “原来东莞可以生产这么先进的东西”

  展会终于如期举行,贸促会中90%以上的干部职工都参与到电博会的现场协调和布置工作之中。首届电博会一共举办了11天,也是电博会十年来举办时间最长的一届。来自贸促会的统计显示,首届电博会布展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及单位达540家,展位1500个,观众超过15万人。

  然而,留在叶宏灯等人记忆里最深刻的并不是这些数字,而是当时一位东莞本地参观者对他们讲的一句话:“以前我以为东莞只能种香蕉,没想到还能制造这么先进的东西,了不起!”

  叶宏灯说,不论此后电博会有没有按照最初构想继续走下去,但首届电博会毫无疑问地提升了东莞人民的自信心。他还记住了某一届参会的IBM亚太区副总裁在展会上说的两句话,“一个小时内,就能在东莞采购原材料,组装完成一部电脑”和“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在后来也被社会各界广为流传。

  中篇:2000年—2005年??

  发展模式摇摆不定

  在一片热闹声中,首届电博会缓缓落下帷幕。从第二届到第五届,更熟悉电子产业和产品的市数码产业协会开始代替贸促会作为电博会承办方的角色。不过,这也没有继续多久,第六第七两届电博会又重新交由贸促会来掌舵。可以看出,承办机构的变化背后,包含着各方对电博会未来走向的摸索和尝试。在此之后,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整个展会的发展也形成了影响。企业在参展的问题上开始犹豫,而政府和运营部门则不断加强宣传和组织力度,努力为企业参展提供便利。

  人民大会堂里召开新闻发布会

  不知是否是媒体或者电博会组委会有意制造焦点,在一些介绍中,东莞电博会已被列为继美国拉斯维加斯秋季电脑展、德国汉诺威电脑展、台北电脑展这三大展会之后,电脑资讯产品行业第四大专业博览会。

  而同时,在各种宣传口径中,电博会致力于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努力也开始被凸显出来。在经历过短暂的平静后,电博会承办方开始加大对展会的宣传力度。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2004年的第六届电博会选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场媒体发布会。王润标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当年的电博会选择了与国家部委合作,所以电博会也从那一年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展会。当时请了在京的20多家媒体的记者代表参会,同时还在国外一些专业的电子行业的杂志和报刊上发布了宣传信息。”不过,第二年,与国家部委合办的尝试还是中断了。电博会至今也只有这一次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上升的数字背后夹杂着质疑

  从一些数字统计表现中,电博会似乎一直保持着一个较好的向上发展态势。然而,在首届电博会之后的多届电博会上都会有各种关于参展商闹意见和质疑展会的声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参展企业从展会上看不到即时的效果,而参展商与主办单位在理念上的差异,也让整个展会开始越来越难经营。曾参与多届电博会的厚街一知名电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向记者表示:“虽然公司一直都是电博会的‘座上宾’,但参展的效果却一直不尽人意,公司不得不转而参加其它的国际性展会。”

  政府招展出钱又出力

  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电博会在筹备举办之前,市经贸部门等单位会召集各镇区的经贸办负责人,安排落实展位的招商任务。“通过政府宣传,来发动和邀请企业给予支持和配合。”每个镇区都要负责组织企业参与,大镇区负责40个展位,较落后的镇区负责10个展位,而较发达的镇街则要负责20个展位。

  石龙镇信息办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在电博会上为企业做了大量工作,出钱又出力。只要企业参展,很多事都可以由政府来做。“我们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特点,设计展位、背景、展具等,甚至连展位卫生都由政府来处理,我们为企业做足工作。”该负责人说。据了解,不少镇街为了鼓励企业参展,会为企业垫付一部分参展费用,甚至是全额承担。然而,有关电博会的非议声仍然不断。

  下篇:2006年至今??

  重新定位走向国际展会

  从第八届电博会起,展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化,电博会开始交给作为市场主体代表的专业性的会展公司一手承办。这时,如何重新准确定位市场,是电博会背后各方主体亟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政府在展会中的作用一直若隐若现

  市经贸局相关人士介绍说,市委、市政府希望以这样一个展会引导东莞的电子制造企业广泛参与,因为科技含量高,它们会是未来产业的一支生力军,还同时邀请了数码协会等其他相关行业协会协助办展,想了很多办法。有一位专业人士说,政府方面自第七届就退居二线,淡化自己的角色,做一些协调辅助的工作,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展会才能慢慢走向成熟。

  但东莞电博会办展的时间毕竟不长,今年又遭遇了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这对各方面都是一个考验,因此政府还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今年电博会选择与讯通公司合作,在市经贸部门看来,正是在探索东莞会展业与国际接轨并尝试新运作模式的开始。“电博会现在走的是一条股份合作的道路,以前政府只管投钱,运营公司不用承担经费压力。如今,运营企业也将参与负担成本,与政府一起利责共担。同时,合作期限也不再是一年一定而是三年甚至更长。”

  电博会是否可改名?

  现任电博会运营公司总经理的姜淮参与了2006年起的三届展会的整个过程。他告诉记者,刚刚接手时,他就有一个想法,“博览会”是否要改名,因为一个好的电博会其真正内涵是采购会,而并非仅是“博览”。后来经过仔细考虑后,仍然还是沿用原名,毕竟举办了八届,但是却在内容做了更好的延伸,更具专业水准。

  而有改名想法的,并不只是姜淮一人,但有关该想法无法实现的原因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曾参与承办电博会但却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在举办过三届电博会后,各方有关电博会效果的质疑开始越来越多,电博会曾经的合作方香港讯通公司也表示,如果改名将考虑深度合作事宜。但政府对于该提议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打造一个品牌必须有一个自始至终都唯一的名称,所以改名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让国际展会名副其实

  专家、买家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展会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姜淮认为,海外买家的比例至少达到20%甚至是30%以上才能称得上是国际展会。

  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专业买家参与成为承展商更关注的焦点。姜淮说,接手第八届电博会时,公司选择了与香港讯通公司合作,希望借助其丰富的组织卖家的经验,来带动更多更专业的买家参与。而从第十届开始,与国际知名展会公司汉诺威合作则迈开了向国际知名展会迈进的一大步。据介绍,今年,借助汉诺威的海外数据库,今年的专业海外参展商达到了50余家,同时还在展会之前就提前约请了30多个专业海外买家。“招商的工作重点不能只放在参展商上,专业的买家的加入也是重点。”姜淮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