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平米小屋承载三代人欢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1:38  金羊网-新快报

  

4平米小屋承载三代人欢乐
■老板娘在摆弄铜制麻将。随着恩宁路的开拆,这家"老字号"也要搬迁。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老字号”铜器铺拆迁,店主情深新店仍选恩宁路

  ■新快报记者 吴璇坚

  “铜器铺离不开恩宁路就像鱼离不开水!”恩宁路铜器店老板感叹道。随着上周五广州三大试点项目之一的恩宁路正式开拆,除了拆迁居民四处找房屋,连一些在恩宁路上做了多年生意的“老字号”店铺都纷纷找铺位谋出路。

  7人挤小屋一样很快乐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即将拆迁改造的恩宁路,在八和会馆附近的一家只有4平方米的“老字号”铜器铺前,只见老板娘正把店铺货架上的铜器皿一一撤下,并放进胶桶里用清水拭擦干净。“要买铜器吗?我们的店铺搬到对面马路了!”老板娘说。

  走到对面马路,记者看到新店比旧店大了约10倍,老板苏伯兴奋地告诉记者说:“新店明天就开张”,但当提起对面那即将拆除的老铺时,他伸头望了望对面,脸上非常不舍。

  “从我爸爸到我儿子,我们家三代人都住过那个小破房!”苏伯说,自从他爸爸上世纪30年代时从顺德来到广州“揾食”起就在铜器铺的小房子落脚,他们五兄弟姐妹就在那小房子里出生、长大、成家、立业的。4平方米小屋,如何住得了一家7口呢?“房子里搭了3层阁楼,每层高度都不到1米,兄弟姐妹们就挤在楼板上不能动弹了。”苏伯回忆说,那时一到夏天,他们就睡到房子的门口前,刮风下雨时又匆匆跑回房子里挤着睡。“虽然那时生活很艰苦,但大家感情都很要好。”

  能与街坊聊天很开心

  苏伯说,他十几岁时进入冶金机械厂后,就深深沉迷上铜器皿,于是在他50岁提前退休后即10多年前,便专心在这个祖传租下来的小房子里经营起铜器皿。“铜器皿店在恩宁路的经营一直很艰难。”苏伯感慨地说,虽然那时经常一天下来都是“零利润”,但只要能为街坊打打皮带扣,在恩宁路收购一些西关大屋的古老铜器皿,或与街坊们聊聊天下下棋就很开心,街坊的支持和自己对铜器皿的情有独钟,让他宁愿倒贴养老金也要坚持在恩宁路上做生意。

  “揾食”不离恩宁路

  苏伯的儿子也感叹道,他的童年记忆都深深地刻在这条恩宁路上。他回忆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的奶奶曾在这个小破房做过卖汽水、卖花生的小士多生意,做了几年还成为了“万元户”。那时只有几岁大的他早上帮奶奶开铺,平时就在周围找街坊小伙伴玩,中午还常常到对面老字号烧鹅店买烧鹅吃,晚上收铺后,他就依偎着奶奶睡在阁楼上,“多么美好的一天!”小苏叹息。

  “我们离不开恩宁路,再难找铺位我们也留在恩宁路上。”对苏伯一家来说,这家承载着他们平凡而又温馨回忆的老屋即将拆除了。然而,他们在心痛之余却支持拆迁改造,“房子的墙在10年前就已经发霉,是时候拆了。”苏伯说,现在新铺就在旧铺对面,虽然房子不同了,但还能继续在恩宁路上生活、“揾食”,他们全家人已很满足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