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电视让北京人看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2:07  新京报

  

用电视让北京人看北京
大巍瞅瞅路牌说,幸福大街,这个名字不错,我就在这里拍张照吧。成了一个要顾家的男人之后,大巍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实在。

  【客语北京】

  我们的节目做过很多关于北京的专题,也经常收到观众的来信、电话。说我们哪里错了,或者不准确,我觉得挺好的,我也不是北京人,但是我们的节目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关注。

  现在,和别人说起北京来,我比较有底气,它过去是什么样子,我大概能想象出来。我认为自己从小就是有某种北京情结的人,我对胡同可能还没啥感觉,说实话,胡同现在还有得拆,最可惜的就是根本已经消失的东西。我对那种王府深宅充满了向往,觉得很神秘,现在北京的很多王府都是国家机关,我觉得挺好的,至少它还在那里。有一天我走过国家宗教事务局,就是以前的醇亲王府,我就站在门口,觉得对它充满了感情,就那样站了很久。

  回北京

  从福建辞职和哥们一起回来

  初次来到位于京郊的学校,心里拔凉拔凉的大巍,经常坐车进城玩。还记得售票员扯着嗓门喊:342、382,进城了。那个时候的学校单纯、有劲,用大巍的话说,十几年前是先锋电影,十几年后就是一琼瑶剧、港产电视片,没劲。大四了,几个同学坐在什刹海,环顾四周,要找到一个卖啤酒的地方还真不容易,大巍忍不住又说,那个时候的北京也很单纯。

  毕业去福建电视台工作一年,同去四个同学。一天,大巍回到住处,看到一哥们正在打包收拾东西,他说准备回北京了。大巍一听,激动不已,第二天上网随便找了一个北京的工作,人家说要他了,回去就打了辞职报告,跟哥们一起回北京。

  现在想起来,大巍还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和决断。“回北京”是一个奇怪的短语,自己并不是北京人,但是要回去,一穷二白也要回。

  再回北京

  四年后朝内小街上感觉迷茫

  在北京某网站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大巍决定留洋。回首往事,大巍不太愿意和人说起四年的德国生活,是为了镀金去的,可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为了生活,什么都干过。大巍当时发誓以后自己再也不要凭体力吃饭。后来去当导游,但是总感觉很别扭,你面对的还是一小群华人,永远无法融入当地生活。大巍说,如果死乞白赖地留在德国,说不定十几年后也能过得优哉游哉,可是何必呢?

  于是大巍再次回到北京,在他离开四年之后,北京已经从各个角度刺激了他的视觉。当年特别熟悉的朝内小街一带,坐在公车上能很熟悉地以路边小店铺辨别自己到哪儿了,但是四年过去,走在广阔的朝内小街人行道上,大巍觉得很迷茫。

  北京工作

  用10%的时间还原北京原貌

  新工作让大巍凭脑子吃饭了,也有机会细细打量这个城市,“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大巍的脚步和镜头开始捕捉即将消失的北京……大巍记录了老人们的回忆也记录了现实的改变。电视节目就是要娱乐大众,大巍说,他的节目会用90%的时间来八卦戏说,但是最后的10%,他会告诉人们,历史的原貌有可能是什么样子。

  北京的吃喝玩乐也是大巍工作关注的内容,但他觉得出去撮一顿远不如在家做饭实惠。一个人时还能晃荡,但是现在他就是一个要顾家的男人,就像从先锋电影到港台电视剧的变迁,但是大巍觉得这样很实在很幸福。“好好努力,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没什么大目标大理想,一切都很实际。”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曹燕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尹亚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