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油价迟一天降 全国车主就得多付3亿

  2006年10月,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左右,当时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为93#汽油3.97元/升,现在,国际油价又回到60美元左右,但我国的93#汽油已在6元/升以上。

  近日,业界多次盛传国内油价将在11月内下调,下调幅度在500元-1000元/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一些民营加油站已经开始下调油价,然而,来自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消息却告诉我们,他们并未接到下调油价的通知。 国内油价为何迟迟不能整体下降?

  有专家给算了一笔账,如按每吨降价500元~800元计算,迟一天降价,全国车主及用油单位,每天就得多付2.4亿元到3.6亿元。

  业界盛传

  憋坏车主 国企不动

  三套方案 本月内油价将下调

  近期,业界盛传油价将在11月内下调,下调幅度在500元-1000元/吨。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在当前煤炭、成品油、粮食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家将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此后,便传出消息称,相关部门近期拟定了三份价格下调方案,三套方案的核心调价方案分别是成品油零售价每吨下调500元、800元或1000元。按照每吨成品油折算为升计算,每升成品油约下调0.43元、0.68元和0.85元。

  憋坏车主

  坚持不加 说不定刚跑完就降

  “降了吗?降了吗?”广州车主徐先生着急地打听着。眼看香港已三度下调油价,广东的车主都心痒痒的:“去年开始,我们的油价比香港便宜,香港的货运车主都在深圳加油;现在,香港的油价已经比我们便宜了。”小张就是一个热切期盼降价的车主:“这个星期,我接到两次降价的‘消息’!”每次他都很兴奋,可之后却是失望:“我现在的车就剩一点油了,但我坚持不加。”

  车主陈先生说,以往他掏380元钱给车加一满箱油,但这次他只加了150元的汽油。“这次加小半箱油,说不定刚跑完油价就降了。”这么“精打细算”地加油,就是盼着油价下调能早点到来。

  眼下,似乎整个市场都在准备迎接降价———观望气氛浓烈。对于“小步快跑式涨价”的成品油,中国能源网CEO韩小平分析指出:“这次降价那么慢,其中也有政府补偿两大石油公司的原因。”他指出,前阵子油价高的时候,都是两大石油公司“扛”着,“尤其是奥运前,国际油价一度在7月11日涨到了147.27美元/桶历史最高,两大公司巨亏。现在差不多到位了。”

  国企不动

  民营加油站行动 每升降两角

  目前,一些民营加油站已经开始了降价措施。

  广州经石力生加油站便利店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纸:“每升降价两角。”据了解,该加油站是10月底开始把汽油零售价调低0.2元的,平时6.25元/升的93#汽油价格降到6.05元/升。据悉,该油站到现在降价已有一个礼拜了,按照一箱油50升计算,车主可省10元。至于降价的原因,该加油站的站长告诉记者,从10月底开始汽油的批发价降了,“有了利润,就可以降一降。”因此马上采取降价让利行动。上海的一些民营加油站也于近日降价,汽柴油每升降5分至1角。中石油、中石化位于湖北和山东的加油站近期相继下调了汽柴油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但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相继表示,总公司层面并未有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指令。

  专家算账

  迟一天降价 车主多付2.4亿~3.6亿

  前日,广州中石化报价93#汽油7550元/吨,97#汽油7850元/吨,0#柴油国II-I6800元/吨。

  为此,记者特意以一个普通加油站为例,对其收益进行了估算,按一吨车用成品汽油约等于1388升、每吨批发价7100元计算,该油站每销售一吨93#汽油,即可获利1575元。以一天销售15吨计算,每月油站可盈利70.87万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广州的油站普遍每日的销售量都在10吨以上,而绝大多数的油站都属于两大集团。

  有专家给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每日消费汽柴油48.28万吨,如按每吨降价500元~800元计算(这也正是传言中的降价方案中的其中两套定价标准),迟一天降价,全国车主及用油单位,每天就得多付2.4亿元到3.6亿元。

  (新快报 羊城晚报 广州日报)

  新闻评论

  油价不是不可降

  只是愿不愿意降

  国际原油价格“拦腰被斩”。与此相应的是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出现大幅下调。国内油价整体下调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来自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消息却告诉我们,他们并未接到下调油价的通知。

  这就让人奇怪了,总是喊着要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油价,却始终降不下来。而以前只要国际油价一出现上涨势头,国内油价必定是迅速与其接上轨,马上跟风涨价。

  无可否认,正如有关人士所说的,油价涨跌确实存在一个滞后期。但此轮国际油价的下调从7月份就已经开始。此时拿什么滞后效应解释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恐怕已是强词夺理。

  实事求是地说,国内油价近期已表现出了下调迹象。这多少表明,油价不是不可降,只是愿不愿意降而已。很明显,民营加油站是从中石化、中石油批发成品油,既然他们都可以降价,为何中石化、中石油不可以降价?按一名专家的算法,迟一天降价,全国车主及用油单位,每天就得多付2.4亿元到3.6亿元。这些钱进了谁的腰包,不言而喻。

  有传闻说,由于前段时间油价高涨,造成成品油供大于求,中石化和中石油高价购进了大量成品油。而如今国际油价暴跌,市场需求大降,导致大量的高价油仍囤积手中。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必须明白:一方面消费者没有义务为囤积的高价油买单,另一方面石油企业更不能以不降价来为自己弥补亏空。

  国内油价为何迟迟降不下来?难道真如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齐放所说,由于我国大部分石油资源仍在两大集团手中,因而它们“可以有效地左右推迟或者不进行成品油调价”?果如此,垄断利益集团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广州日报)

  新闻延伸

  关注油价下调

  更应关注调多少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呼吁油价下降之声从未断过,而目前也终于有了油价下降的迹象。不过人们在关注油价下调的同时,更应关注油价能够下调多少。

  目前的国际油价处于60美元左右,而资料显示,2006年10月期间,国际油价也在60美元左右,当时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为每升3.97元(以93#汽油为例)。而现在油价为每升6元多,即使按照最大降幅的0.85元计算,降价之后的油价也在5元多。

  通过简单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即使目前拟定的调价方案得以实施,国内油价还是处于高位。据报道,随着国际油价高位跳水,国内成品油价格现在已高于国际价格三成以上。所以,不论是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还是从民意要求的角度,油价下调的幅度还可以再大一点。

  油价下调的那天,有关部门能否给大家一个惊喜呢? (法制晚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